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家裝:用石材最“低碳”
哇!“大樓”進展廳
參展商將整座石材建筑物都搬到了展覽館。
石頭做成的“變形金剛”高大威猛。
石材裝飾最節能?答案是肯定的。在昨日石材展同期舉行的世界石材大會上,與會的石材企業代表認為,與其他建材相比,石材的能耗是所有建材類產品中最低的,在當前低碳時代來臨的背景下,家庭裝飾使用的天然石材最為環保節能。
綠色石材成大會主題
盡管石材產業能耗低,但是石材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同時石材加工過程中的粉塵、噪音以及廢棄物等,又都讓全球石材業界感到需要對石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探討和交流。在此情況下,2010年世界石材大會將“綠色石材——世界石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大會的主題。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意大利石材機械協會、巴西石材裝飾協會、西班牙天然石材協會、埃及出口協會、美國石材協會、印度石材協會等國際主要知名石材行業協會代表將悉數到會,聚焦全球石材資源的節約和自然生態的維護,探討如何讓每一點石材資源都物盡其用。
世界石材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徐旭認為,本屆石材大會與第十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同期舉辦,兩者互映生輝,大大提升了展覽會的內涵和價值,同時石材大會借助廈門石材展的國際影響力讓世界石材同仁聚焦行業熱點問題,對石材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世界石材大會也將成為中外石材業界和國內同行之間開展交流與合作的最佳國際平臺。
石材產品是環保建材
本次石材大會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及行業熱點,圍繞“低碳經濟、節能減排”這一熱點問題,分別從石材產業的開采、加工、使用三大環節中的綠色話題入手,與會嘉賓深入探討了石材產業未來的新商機。
美國天然石材委員會海外推廣部主管Daniel Rea為與會嘉賓帶來了美國在提高石材產品的使用率和減少污染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他認為,盡管石材是稀有資源,開采石材的礦山環境惡劣,但是天然石材不可否認具有使用壽命長、可循環使用等特點,特別是使用了當今一些先進科技對石材開采和加工環節進行改造后,石材產品應該是最環保的建材了。
福建省石材行業協會會長許榮旗介紹了石材的主要種類和使用用途。他強調,當前新的設計理念和加工技術提升和拓展了石材的使用價值。新的設計理念讓石材能夠與其他建材經銷組合創新,而新技術更是讓石材擁有了自己清潔、抗菌、吸水等新的特性。他認為,石材資源是有限的,但是注重理念和技術比買資源更重要。
中國石材產品將強勁增長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材消費國之一。
在昨日的石材大會上,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認為,去年我國實行了“擴內需、保增長”的宏觀調控政策,國內市場拉動了對石材的需求。我國石材業規模以上企業去年的工業增加值增長了21%,銷售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他預計,今年國際石材市場的復蘇是緩慢的,但由于我國在今年加強了城鎮化的推進力度,尤其是“建材下鄉”的政策即將出臺,我國國內市場對石材產品的需求將會有強勁的增長。
來自德國著名的石材網站BusinessStone.com的研究員Peter Becker就大談如何開拓中國國內石材市場。他認為無論是中國的石材企業還是國外的石材企業,中國市場不可忽視。這些企業要利用各種方式,給中國消費者更多的機會認識了解天然石材,那么他們在蓋房子或裝修自己的家的時候,將會首先想到石材。他建議在市場營銷方面,企業可以將石材與藝術、科學,甚至旅游、文化等其他領域相結合。他反對展示那些荒料或板石,因為建筑設計師或建造者更看重的是這些石材的用途。
【今日看點】
兩岸石材洽商及技術交流座談會
時間:2010年3月7日10時至12時
地點:廈門會展中心304會議室
天然石材的道德貿易(研討會)
時間:2010年3月7日14時
地點:廈門會展中心305會議室
相關新聞
中日石材業界熱議“不當索賠”
中日石材貿易應制定統一的產品技術規范,減少貿易摩擦
昨日上午,中日石材商會和企業界代表再一次坐到了一起,深入探討中日石材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中方代表指出,由于沒有統一的產品技術規范,近年來,中國石材企業多數都遇到了日本銷售商的不當索賠。
據悉,中日石材友好協商交流會最早于2008年由福建石材行業協會與日本石材產業協會倡導舉行,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國石材制品出口到日本過程當中的價格、品質等相關貿易摩擦。協商會每年都會舉辦兩三次會議,而且其中的一場就放在廈門國際石材展期間。
本次協商會上,在接受因物價、人工費造成的成本增加、品質降低等眾多嚴峻的現實狀況的前提下,中日石材業界人士分別對各項問題進行協商,以期減少中日貿易摩擦,推動中日兩國石材貿易。
協商會上,福建石材行業協會公布了他們今年年初對福建省內100多家企業的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多數企業都曾遇到日本買方的不當索賠,索賠內容涉及品質、加工、運輸等多個方面。企業普遍認為,沒有明確的驗貨標準和行業標準,完全憑驗貨員的個人把握履行對產品標準檢驗,有些產品經買方檢驗貼上標簽后發貨到日本用戶手上又產生索賠,極大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由于單一工廠處于弱勢,為了怕失去客戶訂單,極不情愿接受致使索賠案件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