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新疆奇臺石材產業進入創業高潮
新疆奇臺縣,石材資源豐富,近年來異軍突起。為了打造“石材航母”,奇臺縣正通過打造中國西部石材加工貿易集散地以及啟動新疆“絲綢之路”國際石材城建設,全面加快石材產業轉型升級。石材產業進入創業高潮。
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何世偉表示:“奇臺縣正立足石材資源優勢,以石招商、以石生財,集中在閩奇石材產業園大力發展石材產業。目前,石材產業已初具規模,逐步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奇臺縣北部大漠擁有豐富的花崗巖石材資源,初步探測花崗巖儲量為30億立方米。
2006年,奇臺縣開始對石材進行勘探開發,并成立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奇臺縣石材產業后發趕超,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產業規模漸呈爆發式的增長態勢,形成初級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入駐企業87家,年加工板材能力達3000萬平方米,其中有50多家企業都是福建商人投資。園區目前年加工板材占全疆板材產量的半壁江山,僅在2013年,開采花崗巖荒料40萬立方米以上,加工板材1200萬平方米,石材成材率達50%,實現工業產值16億元以上,幫扶兩萬人就業。
據何世偉介紹,2009年,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入駐石材企業不過41家,實現花崗巖板材生產加工產值2.5億元,也就是短短這幾年,園區石材企業由40多家猛增到80多家,不斷推動石材產業的一輪又一輪創業高潮。同時,還有源源不斷的創業者奔向這里,這里正在成為全國各地“石材創業者的樂園”。
這幾年,奇臺縣引導發展閩奇石材產業園經濟,既拓展了企業的發展空間,又提高了企業的生產品質,受到不少內地石材企業的歡迎。一些石材企業進入園區后,還填補了奇臺縣新型建筑材料市場的空白,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在,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已獲得“自治區級園區”稱號,“卡拉麥里金”等三大色系十幾個品種石材,被評為“中國名優特石材品種”,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全面啟動石材產業升級
經歷近些年的高速發展,奇臺縣石材產業一直為產業轉型升級而煞費苦心。或者說,奇臺石材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當務之急。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創新主導產品、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了解到,這幾年,奇臺縣通過實施一系列扶持和引導措施,使石材產業發展走上快車道,不斷推動石材產業轉型升級。
“石材產業轉型升級,也是深化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大力實施科技化、規范化生產管理運營模式的現實需要。”何世偉說。
據了解,為加快石材產業轉型升級,2013年,奇臺縣委、縣政府出臺《奇臺縣加快石材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西部石材加工貿易集散地實施意見》。
按照規劃,到2020年,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將實現工業產值100億元以上,其中異型材加工及石藝雕刻產值將提升30%以上,將實現10萬人就業,初步建成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集約化程度高的中國西部石材加工貿易集散地,形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石材產業基地。
為展開石材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今年奇臺縣又全面啟動了新疆“絲綢之路”國際石材城的建設。該項目事關奇臺縣石材產業的未來發展,占地2920畝,總投資達兩億元,是集石材加工、銷售、展會、物流為一體的建設項目。
該項目建成后,將徹底打破傳統石材產業的落后形態,以一流的硬件設施和賣場環境,融入荒料、加工、物流、倉儲、研發、商務、配套等多項功能,按照現代化石材產業集群模式,打造全鏈條、一站式石材產業城,輻射服務我國西北地區及中亞、東歐各國。蓄勢待發前景看好
毋庸置疑,面對無限美好的未來,奇臺縣正在集中全力打造一個集石材生產、產品展示、交易、物流、展會、文化開發、產業推介為一體的“石材航母”。
即便奇臺縣石材產業保持了持續、快速的發展,但在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多家企業走訪時獲知,與國內石材產業發達省區市相比,奇臺縣石材產業發展仍稍遜一籌,還處于起步階段,自身優勢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尚需經過長期艱苦努力,才能進一步縮小與內地石材大省的差距,實現奇臺縣石材產業的大發展。
那么如何實現奇臺縣石材產業的快速發展呢?
據悉,奇臺縣已決定把石材產業培育成科學跨越、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尤其是今年以來,奇臺縣突出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園區規劃建設、礦區規范管理、加強行業創新與品牌建設等工作,整體提升石材行業綜合競爭力。
事實上,石材行業是一個資源高度依賴型產業。為推動石材行業可持續發展,目前,奇臺縣從保護資源和環境入手,確保開發與保護并重。同時,從2013年起,開始扶持一批有實力、有潛力的石材企業發展異型材加工和石藝雕刻產業,逐步集聚產能優勢,形成拳頭產品。
現在,隨著區內外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以及歐洲經濟的復蘇,這些都為奇臺石材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石材已經逐漸成為奇臺發展最快、最具發展優勢的產業之一,相信也會成為當地吸納勞動力的重要產業之一。
“我們會探索有效推進石材產業做大做強的措施和政策,引導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何世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