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大衍石業笑傲石材“寒冬”
2014年,石材銷售市場整體狀況不佳,尤其是大板銷售形勢更為嚴峻,交易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0%-40%。但一些企業在市場裂縫里頑強生長。有這么一匹黑馬,它不但沒有遭遇大環境影響,銷量反而逆勢增長,年初至今,僅大板荒料已售出1.5萬噸。這家企業便是泉州大衍石業有限公司。
“大衍”,企業如其名。“之所以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公司可以跟隨市場不斷變通,生生不息。”大衍石業總經理吳志峰說。那么,大衍石業為何能笑傲“寒冬”?
準確預測市場容納度
2010年,初出茅廬的吳志峰放棄優渥的生活不過,只聽聞石材生意不錯,就向從事陶瓷生意的父親賒了100多萬元,跟著朋友一起跑到土耳其選料。“一夜暴富”的心態,讓吳志峰跌了大跟頭。缺少對市場的了解,未能精確摸準市場存在的最低價,導致購入的大批荒料賠了10多萬元。
吸取第一次教訓,吳志峰不敢再輕率行事,他走訪了水頭、云浮各個石材基地,對價格進行詳細比對,并向身邊從事石材的老前輩請教。頂著巨大壓力,次年吳志峰再次踏入土耳其,這次他是有備而來的。他只點了一個品種——淺灰網。果不其然,該品種一到達國內,就被瘋狂搶購。
此后涉獵任意一個新品種,吳志峰都要先對市場進行摸底,預測市場容納度??此颇贻p卻相當謹慎的吳志峰,善于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在之后的每一個轉折點都走得很穩,寵辱不驚。
熟悉產品和競爭對手
2011年,積累一定資金的吳志峰,與留澳6年的遠方親戚共同創辦了大衍石業。起初,他們想直接做復合板生產,在試運行一段時間后,他們發現,復合板行業水太深,投入大;幾經探討,轉而專注生產大板。他們打算先做好基礎功課,再試水復合板。
由于在土耳其選料的緣故,吳志峰結識了同在土耳其點料的新東源石業董事長楊加強。因此,倆人對彼此所開的礦都比較了解。實力雄厚的新東源在打開國內路易十三市場后,把整個路易十三礦山都買了下來。
而打算做大板市場后,吳志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做路易十三代銷商。他不但清楚路易十三這個品種的特性,也非常熟悉楊加強礦產代銷模式。在全國僅
有的5家代理商中,大衍石業便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一個,年銷量達1萬多噸。
“選擇石材品種時,不但要看其品質,更要看競爭對手是誰,了解對手的實力,才能戰勝他。”吳志峰說,對新興小微企業而言,一定要先認清自己,沒必要去“雞蛋碰石頭”,做到以己之長擊人之短。
實行管理層股份分紅
“我們希望,每一個同企業共命運的員工都能享受到公司的發展成果。”吳志峰說,“雖然大衍石業創辦不久,但創辦初衷就是帶動大家共同富裕。”
據介紹,2014年3月,大衍石業為了留住人才,鼓勵員工發揮自身潛能,作了“凡是在公司工作3年以上,且積極投身公司發展的管理層均可享受公司股份分紅”的規定。
“哪怕你現在從事的只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崗位,只要你用心去做,都會被公司發現并提拔。”吳志峰說,小企業就是一個能培養人才的地方,人數不多,有卓越表現的,很容易凸顯出來。
正因為這樣的管理機制,使得大衍石業的生產效益特別高。短短2年時間,便在江蘇、福建多地開設了大板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