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雕匠人的一天
2014年10月13日8時許,吉林蛟河市天崗鎮一石雕加工廠內,45歲的石雕匠常旭東和幾位石雕師傅正熱火朝天的忙碌著。他們來自中國石雕之鄉河北保定曲陽縣,每年春季來到東北一直工作到深秋,冬季到南方干活,第二年春季再回來。
常旭東是一個樂觀的人,已經在這里工作22年了。石雕廠內有7位石雕師傅,最大的60歲,最小的25歲,主要雕刻傳統石獅子與各種古代人物。
常旭東休息間隙擦眼鏡上的粉塵。整天和錘子,鐵鉗電磨機打交道。干起活來粉塵極大。每天都要帶著防毒面具或厚厚的口罩。
60歲的老石匠劉青山喜歡抽旱煙,他來自雕刻世家,父親曾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歷史博物館工程,這也是他們一家引以為豪的記憶。如今父親雖已過世,但父親的雕刻技藝沒有失傳,尤其是父親教他雕刻人物表情神色的細微之處,他都能深深領悟。
“不管怎樣,我要一定堅守到底。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把這門手藝發揚光大”,60歲的劉青山的眼中閃爍著期盼。
女石雕師傅劉娟正在工作。石雕畫型后,接下來是減荒、打糙、打細、打磨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石雕師傅足夠的耐心與細致,制作一頭石獅子大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60歲的劉青山(左)幫助徒弟畫獅子的輪廓。傳統獅子的打造首先需要畫形,即勾勒輪廓,就是在選好的石料上將獅子的大概輪廓畫出來。這不僅需要雕刻者本人對獅子的形態作出準確的定位,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繪畫基礎。
25歲的李超學石雕3年,如今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學這門手藝。曲陽石雕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元,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石雕造型優美,做工精細,雕刻技藝源遠流長。
?
30歲的石雕匠楊苗龍,學石雕5年,現已出徒。
制作一頭石獅子大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三天就磨破一副手套。
石雕師傅劉龍上網查閱資料。
忙了一天,大家終于可以坐在一起吃晚飯。雖然累,但是大家都有說有笑。
近些年,由于受市場經濟的沖擊,許多石雕藝人和后代都不愿再從事這一繁重的體力勞動。石雕石刻,作為一門古老的手藝,已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