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產業背后的“環保衛士”
清晨,推開窗戶,一片湛藍映入眼簾,略微混雜著青草味兒、新翻的泥土氣息,還有各種花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天氣預報顯示,本周水頭又是連續7天的艷陽天。
一直以來,水頭被稱為全國最大的石材生產重鎮和石材集散地。在享受美名的同時,水頭的環境問題也屢屢遭人詬病。
可喜的是,近兩年來,水頭的藍天又漸漸回來了。除了企業致力于研發生產綠色石材外,其背后也隱藏著一批“環保衛士”。近日,走訪了數家默默為石材清潔生產作貢獻的配套企業,并采訪了兩家被業界公認的環保型技術企業——柏司得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南安市名揚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
柏司得:為粉塵而生的“智能專家”
柏司得可以說是“為粉塵而生”。
6年前的一天,與石材行業毫無關聯的江西人楊建平,在參觀朋友的石材車間時,看到工人們戴著薄薄的口罩,在石粉飛舞的環境中作業。看完后,他心情特別沉重:工人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下,是否會生出病來?
“如果能研發出一種粉塵處理設備,便可以解決粉塵污染問題。”突如其來的想法,激發了楊建平的興趣。于是,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從此專心研發粉塵處理設備。
楊建平遇到很多難題。“那時國內粉塵處理設備沒有先例,只能通過書籍學習和借鑒其他類似行業的機器。”起初,楊建平沒有自己的工廠,他就把自己想象出來的方案拿到別人的機械廠,請他人做出模機,再繼續改進。
這樣摸索了近兩年后,楊建平的第一代粉塵處理機終于正式投產,并迅速走俏市場。從設備銷量的迅速遞增及影響可見一斑。短短一年多時間,第一代粉塵處理機在國內賣出2000多臺,500多家企業在使用,包括環球、康利、東升、華輝、新鵬飛等知名石材企業。其中,環球定購了100多臺,主要用于在天津“天下石倉”的工廠,目前環球在天津的工廠已通過安監局的環評測試。
首戰告捷后,楊建平深受鼓舞。他正式注冊了柏司得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建立起專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團隊,告別寄人籬下的貼牌生產階段。
那么,柏司得環保設備到底應用了什么原理,能在短期內得到業界人士認可,并大量應用?
“最初產品基本是解決工人工作過程中吸入粉塵的問題,維護保養方面不是很理想,目前已升級到第二代。”柏司得總經理楊建平介紹,第二代產品具有五大優勢:一是簡化程序,操作方便,徹底改善工作環境。二是節約空間、節能降耗,產品不僅體積小了,它的同步啟動、關機、延時及無工作自動關機功能,能有效節能30%-50%。三是自動凈化效果顯著。水洗式除塵設備凈化效果達到90%,脈沖式除塵設備凈化效果達到99.7%。四是設備采用PCB觸控開關控制,控制電壓12V,安全、防塵防潮、故障率極低、操作簡單。五是過濾層永不堵塞,一鍵自動清理,省時省力,徹底解決設備維護保養問題。
事實上,柏司得環保設備已達到了領先水平。2013年,楊建平參觀意大利維羅納國際石材展后驚喜地發現,原來有幾家外國企業也在研發和生產同類產品。更讓他意外的是,這幾家公司的產品設計原理與他的產品異曲同工。
“大方向一致,說明自己的方向沒有跑偏。”于是,楊建平更有信心了,回國后,他投入更多精力改進產品,并根據國內工人的操作習慣等實際情況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智能和簡化操作程序方面下大力氣。目前,柏司得已擁有6個產品實用新型專利和2個發明專利。
“今年雖然大環境不好,但總體發展還是比較平穩的,與各地大產業園達成戰略合作是今年公司的新舉措。”楊建平說,接下來兩年的目標是:每年產品銷售額以2至5倍遞增。他認為,未來將是產品大爆炸式發展階段,因為大多數企業老板都意識到解決粉塵污染的重要性。
名揚:廢渣成“寶貝”污水變清流
除了粉塵處理設備,在污水處理領域,水頭石材行業也隱藏著一位“專家”,“讓城市河流更清澈”便是它的終極目標。
2001年,一直在上海從事石材機械生產的江蘇人吳剛來到水頭,創辦起當地第一家污水處理系統生產企業——南安市名揚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當時水頭多是規模不大的花崗巖石材企業,終日忙于生產,缺乏環保意識,只有幾家大型企業有環保覺悟,但我們看好這個市場,于是把上海石材行業的加工經驗及設備帶到水頭。”名揚董事長吳剛回憶說。
經過一年多的開拓,名揚漸漸打開了水頭市場,華輝石業是名揚的第一個客戶。“當時很少企業有治理污水的意識,不像現在,幾乎家家都備上了。”說起華輝石業,吳剛是感激的,有了這個大客戶,名揚就有了鐵一般的實用案例。而今,名揚已發展成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揚名污水治理領域,新鵬飛、鵬翔、高時、海西、三翔、東升等大企業都是它的“忠實粉絲”。
那么,名揚何以能在競爭激烈的水頭穩住腳跟,并為大企業所用?“節能化、自動化是名揚產品的核心特點,所有系統都可以根據石材企業規模來定制,最大污水處理系統規格可達1800噸/小時。”吳剛說,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原理比較復雜,為了讓產品更好操作,公司幾乎把所有可能難以操作的地方都實現代碼操作,且濃漿經壓濾機壓榨所得的廢水,可排放至清水池再循環利用。而經壓濾機過濾后所得的廢渣通過添加黏結劑(如高分子樹脂或水泥等)又可以制成免燒磚、加氣磚、石木地板、石木瓦、環保袋、石頭紙等,再者經極高溫處理后,還能制成其他建筑材料。
“廢渣制成的產品可用于鋪路、屋面建筑及其他生活用品;另外,也可以將泥餅掩埋處理,不會污染環境,也解決了灌裝車運送泥漿沿途滴撒漏等問題,從根本上促進了石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吳剛說。
據介紹,為了更好地提高系統性能,名揚每年僅研發經費就達四五百萬元,最新一款污水處理系統已是第三代產品。“該系統污水處理能力大于前兩代,且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管理費用低,污水凈化處理時間大大縮短。”吳剛表示,污水凈化處理后懸浮物含量低(通常小于10ppm),可實現循環利用,真正做到節約用水。
如今,名揚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沈陽、天津、重慶、南京、西安、濟南、福州、廈門等城市設立了數十個直屬服務中心,并在各省市擁有數百家代理商的銷售、服務網絡,產品遍布全國。
清潔生產一場關乎石材業興衰的戰役
事實上,有關除塵、污水處理等清潔生產工作一直在持續推進。
在3月舉行的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換屆大會上,老會長鄒傳勝再次強調了搞好行業清潔生產的重要性。他指出,各石材企業要按照國家安監總局《關于加強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業粉塵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及《石材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規范》的要求,突出做好清潔生產。那么,福建作為全國石材行業最重要、最集中的生產省份,又是如何踐行清潔生產的?
“清潔生產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石材行業興衰的關鍵。”在1月舉行的福建省石材行業協會三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議上,省石材行業協會會長王伯瑤說:“2014年以來,協會深入晉江、惠安、南安等地石企進行調研,與福州石材商會到羅源等地助推清潔生產工作,多次對《石材清潔生產技術要求》進行宣傳,要求石材企業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增強責任感和危機感。”
據了解,在協會的大力宣傳與引導下,南安、惠安等地企業已高度重視石材清潔生產工作,目前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除塵設備,粉塵治理初見成效,污水亂排放現象幾乎難以看到。
“目前,石材行業的粉塵、噪音已正式列入安監部門的監督管理。去年9月,省安監部門對我省石材企業的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了現場抽查,發現了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企業進行指導,幫助企業進行整改。”王伯瑤表示,職業病防治這項工作過去是由衛生部門主管,相關政策法規也沒有很好的宣傳和落實,企業對職業病防治意識較弱,基礎檔案資料也不健全,因此一些企業出現了問題。
“發現問題后,協會就及時與安監部門對接,并向國家、省級安監部門推薦了7名行業專家,同時積極配合安監部門做好相關工作,目前有關文件已印發企業,我會積極督促企業抓緊貫徹落實,及時整改到位。”王伯瑤說。
來源:南安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