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津巴布韋在當地語言里的意思是“大石頭城”。津巴布韋石雕世界各大美術館都有收藏,在該國石雕無處不在。坦戈南戈石雕村是南部非洲最大的石雕公園,村里面有三百多位藝人。遍地都是石雕,大小各異,甚是壯觀。每個藝人都有自己專屬的展示區,風格迥異,一眼就能區分出來。石雕村為雕刻藝人提供住所、工具和石料,讓他們從事創作并展示和銷售作品。作品銷售按比例提成,每成交一個作品,作者提成65%,上繳村里35%。年復一年,石雕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藝人。如果你看到一個直立的石雕被放倒,就表示該件作品已經被人買走。每個石雕村都有自己的風格,有的偏抽象,有的更具有民族特色。
通常我們看到合適的作品,大件的直接裝車拉走,煙灰缸之類的小件會給出訂單,交部分訂金,約定日子取貨。由于津巴布韋的經濟形勢不好,很多時候還要提高訂金的比例,不然藝人就沒錢來買石料和吃飯了。
石雕屬于純手工作品,不是機器制造出來的,每個的材質、大小、形態都不相同,并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在收貨的時候就會產生問題,比如制作粗糙、體積變小了、石材不對了等等情況全來了,常常是過了一兩個月去取貨的時候,訂的100個能有60個符合標準就不錯了。
根據國內的反饋,中國客人通常喜歡要么體現非洲風情,要么能有點實用價值的作品。有些作品雖然藝術性很高,但是銷路并不好。為了能滿足國內收藏愛好者的要求,通常要給它們起個名字,但是黑人藝術家雕刻出來的作品,多半在你購買的時候都是沒有名字的。一件件石雕作品包含了津巴布韋人民生活中的苦難、幸福、悲傷、喜悅,當你凝神欣賞它的時候,心靈能獲得一份難得的平靜。綜合
津巴布韋
國土面積39.058萬平方公里,位于非洲東南部內陸,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大石頭城”,境內已發現二百多處“石頭城”遺跡。人口1310萬(2008年),黑人占總人口的99%。英語是津巴布韋的官方語言,主要語言還有修納語和恩德貝萊語。首都哈拉雷原名索爾茲伯里,是羅茲在1890年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
津巴布韋剛剛經歷了惡性通貨膨脹,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指責西方發達國家對津巴布韋實施包括凍結援助貸款和凍結津巴布韋在西方的存款和資產的經濟制裁,而這些制裁是導致經濟危機的最主要原因。津巴布韋自然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較好。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工業制成品向周邊國家出口,正常年景糧食自給有余,為世界第三大煙草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在南部非洲地區僅次于南非,制造業、礦業和農業為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綜合
1美元=230.68億津巴布韋元
2008年2月,津巴布韋通貨膨脹率達百分之16萬5000;2008年6月,通貨膨脹率達百分之20萬,該國央行并于2008年7月21日發行面值1000億元的津巴布韋元鈔票。津巴布韋從2008年8月1日起貨幣改制,100億舊津巴布韋元相當于1新津巴布韋元。據悉,2009年津巴布韋發行了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額的新鈔,這套面額在萬億以上的新鈔包括10萬億、20萬億、50萬億和100萬億津元四種。
2009年4月5日津巴布韋元匯率為:1美元=230.68億津巴布韋元。(這只是官方匯率,黑市價格遠高于這個數字)綜合
人類搖籃
有個在各大電影節連連獲獎的影片叫《膚色》。這個影片取材于一個南非的真實的故事。萊恩的父母都是白人,然而,萊恩生下后便皮膚黝黑,頭發卷曲,活脫脫的黑人模樣。萊恩的母親桑尼備受質疑。依據當時的《道德敗壞法》,不同種族的男女不得發生性關系。桑尼無法解釋這一怪現象,有口難辯。為了證明清白,桑尼一家做了醫學鑒定,得出的結論卻是:返祖現象。這個事實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人類的祖先問題,難道人類真的起源于非洲?
在位于約翰內斯堡西部一片幽靜的山谷中,這里發現了人類最早的足跡。這是一個巖洞,叫斯泰克方丹巖洞,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巖洞地上部分為原洞穴頂部塌落后被侵蝕而成,地下部分有暗河和支洞。從上世紀開始,這里先后發掘出六百余件人類先祖化石、九千余件石器和豐富的動物化石,因此被考古學家命名為“人類搖籃”,目前已是南非著名的旅游景點。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普遍認為,人類先祖發源于此,之后遷徙至世界各地。
“人類搖籃”遺址出土了三件舉世聞名的人類先祖化石:第一件是1924年出土的“湯恩幼兒”南方古猿頭骨化石,距今約200萬年。第二件是1947年出土的“普萊斯夫人”頭骨化石,距今260萬年至280萬年。它是首例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非洲種頭骨化石。第三件是1997年出土、距今約330萬年的南方古猿“小腳”化石。它被稱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先祖骨架。“小腳”化石被列入20世紀末古人類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在全世界引起轟動。1999年,“人類搖籃”被認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今年4月,世界各大媒體都紛紛轉發了一篇源自美國《時代》周刊的報道。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名教授,在南非斯泰克方丹地區的馬拉帕洞發現兩具190萬年前的完整原始人類骨骼化石。古人類學家認為,這兩位古人正處于古猿向人類轉變的關鍵過渡階段,再一次證實了達爾文《進化論》的正確性,成功填補了人類進化史上的缺失環節。這兩具化石骨骼同時體現出猿類和人類的特征,被認定為新物種。其中一具骨骼大約屬于一位十來歲男孩的,另一具骨骼屬于一位女性,年齡大約三十來歲。兩人可能同時死亡,他們的尸體已經完全分解,被埋葬在雪崩沉積物下,但骨骼幾乎完整保存下來??茖W家稱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人類骨骼。
為了求證“人類起源于非洲”這個學術的正確性,遺傳學家也加入了行列。美國等國家的一些科學家收集了大量有代表性人種的基因,對人類的祖先進行溯源。結論也是如此,甚至他們還把人類進化起源地范圍鎖定在了南非和納米比亞邊境附近。
不管人們愿意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先祖來自非洲,但是科學的考證好像越來越接近這個結論。在三百多萬年后的今天,一場代表世界最高級別的競技體育賽事在所謂的人類起源地隆重開幕,有幸讓巖洞中沉睡的先人和他繁衍的后人們一起分享這份快樂。郭飛耀
本文作者系華商傳媒集團旗下《南非華人報》社長,已在南非工作、生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