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豪門別墅裝修大多采用全石材立面,建筑工藝及建材翻新,大師們也依然選用古老的石材,然而在面對玻璃與石頭時,最新興的環保建筑師卻鐘情這些天然的石頭?
一個項目整體的藝術在于自然與建筑的完美結合,被舒適園林包裹著的,便是建筑的外形之美,而外形之美則首先在于建筑的外立面。
石材,一種永恒經典的建筑材質,令建筑的宏偉、高貴、純潔、優雅氣質得以最完美的呈現,同時確保建筑經受時光洗禮,流芳百世。英國的王室城堡、屢獲殊榮的德國柏林歷史博物館等彰顯國家榮譽的大型建筑都選用全石材立面。
許多建筑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外觀變得很殘舊,需要經常清理和維護,而天然石材因其永久性受到青睞,干掛石材外立面,能夠有效的防曬、對抗時間和風雨的侵蝕,讓外墻歷久彌新,輕松免除泛白、變色等問題;威嚴于形的質感和肌理,為生活帶來無上尊崇。
石材的堅固與持久,是其余建材所難以匹敵的,這也是幾乎所有國家性質的大型建筑會采用石材的原因之一,在住宅產品快速工業化復制的時代,全石材如同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奢貴禮服,永保經典美感。
歐洲各國皇宮基本上都是大理石建造而成
英國白金漢宮
1761年,喬治三世獲得該府邸,并作為一處私人寢宮。此后宮殿的擴建工程持續超過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師約翰納西和愛德華 布羅爾主持。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后,白金漢宮正式成為王宮,此后白金漢宮一直是英國王室的府邸。女王召見首相、大臣,舉行國家慶典和宴請外賓及其他重要活動,均在此舉行。
西班牙馬德里王宮
是西班牙國王的正式駐地,位于馬德里市中心西部的Bailn街。
國王胡安 卡洛斯一世和王室并不居住在這里,而是住在馬德里郊外較小的薩爾蘇埃拉宮(Palacio de la Zarzuela)。不過,馬德里王宮仍然用于國事活動,在沒有正式活動時向公眾開放。
法國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法國封建時的帝王的行宮,在巴黎市西南凡爾賽城。始建于十六世紀,后屢經擴建形成現存規模。
宮內裝潢極其豪華,內壁懸掛壁毯、油畫、雕刻,大廳內陳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銅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藝術宮殿之盛譽。
瑞典斯德哥爾摩王宮
斯德哥爾摩王宮的歷史始于中世紀,雖然現時王室已經搬出到郊外的卓寧霍姆宮,但斯德哥爾摩王宮仍是瑞典國王的官方居所。
除了用作王室居所的樓層外,王宮其余部分還有其他用途,如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館(Gustav III:s antikmuseum)、寶藏展覽廳(Skattkammaren)、軍械展覽廳(Livrustkammaren)和位于地底的三王宮博物館(Museum TreKronor)。
阿美琳堡.丹麥—哥本哈根
歷史—260年
阿美琳堡位于哥本哈根市區東部歐爾松海峽之濱,是丹麥王室最主要的王宮。
總統府.芬蘭—赫爾辛基
歷史—200年
它建于1816年,沙俄統治時期是沙皇的行宮。
大克林姆林宮.俄羅斯—莫斯科
歷史—約180年
建造于1839-1849年間,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
總統府.波蘭—華沙
歷史—372年
建于1643年,最開始是一名封建主的莊園。它于1994年7月正式成為波蘭總統的官邸。
聯邦大廈.瑞士—伯爾尼
歷史—167年
瑞士國家元首比較特殊,沒有總統,也不是一個人。
奎里納爾宮.意大利—羅馬
歷史—450年
1870-1945年,它變為了統一后的意大利王宮。它不僅僅是總統府,由于它建筑的輝煌壯麗和藝術收藏的豐富珍貴,事實上還是羅馬的一座博物館。
宗座宮.梵蒂岡—梵蒂岡城
歷史—約600余年
宗座宮,又稱梵蒂岡宮、神圣宮,是天主教皇官邸所在。
太陽城宮.埃及—開羅
歷史—105年
1981年,穆巴拉克當選總統后,該建筑成為總統府。
新黎明宮.南非共和國—茨瓦內
歷史—75年
于1940年,由 Gerard Moerdijk 設計,它以前被稱為“自由宮”,本是南非總理府。總理在1984年被廢除后,它就成了總統府。1995年總統府改名 Mahlamba Ndlopfu ,特松加語“新的黎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