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萬向集團總裁魯冠球在周年慶上這樣說:“當前,世界經濟低迷,中國經濟調整,企業增長艱難。總體說,經濟舊常態已破,新常態在建。歷史反復證明,新舊交替之際,歷來都是大機遇到來之時,無論是產業、產品,還是企業、個人。也就是說,再一次”異軍突起”的時代機遇,已經到來,國有或者民營,關鍵看誰見事早,判斷準,行動快?!?
都在說,這是一個低迷的階段,這也是一個充滿機遇的階段;都在思維碰撞,謀求轉型升級,水頭展、籃球賽、座談會、泛家居、云浮展、國際合作論壇……不管是已經發生,還是正在發生,都是石材人正在試圖尋找目標、時機、觀點,掙脫泥潭。
但是,我們做好摒棄過去經驗的準備了嗎?我們還在做加法嗎?我們要不要質變?我們有沒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覺悟?
現在開始請思考一個問題:過去的經驗重不重要?如果經驗很重要,那歷來開國皇帝為何都是沒有做過皇帝的人,而末代皇帝分明從出生起就耳濡目染接受帝王教育,說來想必是很有經驗的,卻為何都將大好江山拱手他人?
因內行,故內行。經驗是過去式,過于依賴經驗,只會讓自己深陷重復的泥潭。
現行哲學原理教科書在論述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時,一般都有這樣的命題:量變引發質變。
但是仔細推敲一下,量變真的能引起質變嗎?量變是量的疊加,不論是1x、2x、3x……x還是x,而質變就不同了,質變是x變成y,而x怎么變成y?無中生有!
曾經,行業繁榮之時,企業家盲目擴張,看似越做越大,其實越做越弱,因為他們只是不停地重復,不停地做加法,卻從來沒有想要質變。正如換代不改朝,就是在做加法,可想而知每個朝代的結局大多殊途同歸。
曾經,企業效益的增長更多地依賴營銷人員,而現在產能過剩,任營銷人員如何巧舌如簧,也很難再有當年的輝煌。現在需要什么?更多元化的人才!產能過剩,需求減少,所以要無中生有,創造需求。
轉型升級要變異,跨越式發展,方能實現可持續增長。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后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蘋果公司最輝煌的時期,她是怎么讓全世界的果粉為之瘋狂的?她跟當時市面流行的各品牌手機比了嗎?她沒有,她每一次的新品發布,都是自我升華。
“浴火重生”其實就是破立,有破才有立,欲立必先破。
所以,成功不是打敗別人,而是超越自我。摒棄經驗、引發質變、向死而生,你還是你,但你也不再是你。
內容來源:《天下石》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