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緬甸玉石價格 持續上漲
近期,由于“蒜你狠”和“豆你玩”屢創“天價”,國內一片炒風,好不熱鬧。這不,伴著這夏天的熱浪,這股風又吹到了緬甸,吹向了那里的無價之寶-玉石。
在緬甸當地政府舉辦的玉石原料 拍賣會上,熱鬧的像趕集。原本計劃5000人的拍賣會,最后卻到了近萬人,2000平方米的洽談大廳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廣東話、客家話、普通話、英語等各類語言此起彼伏。聽一位做玉器生意20多年的郭先生介紹說,參與拍賣會者九成是華人,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有一半是生面孔。郭先生說,這些首次入市者出手豪爽,有的人根本不看玉質,好像每塊石頭 里都藏著寶玉似的。他看見一位來自福建的客商,一下子就要了一塊價值1000多萬元的原玉石頭,而那塊石頭他也看過,感覺不值那個價。據說,這位不到30歲的年輕人從來沒有做過玉石生意,只是去年8月股市最高峰時成功出逃,賺了一大筆錢,后來股市不景氣,樓市又被打壓,錢多手癢,聽說玉石生意好賺,于是就跑到緬甸買石頭了。
緬甸玉石“虛火”太旺 國內石材變幻莫測
從2003年開始,緬甸玉石的價格就一路走高,每年均以10%-30%的幅度增長。而今年更是厲害,從年初到現在,原玉石價已經漲了三成多。在郭先生看來,原石價格 上去了,但玉石質量卻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80萬元一公斤的毛料,質量還不如10年前3萬元一公斤的。”
國內玉石、石材價格“變幻莫測”
據了解,現在不僅來自緬甸的翡翠價格 暴漲,連國內一些玉石價格也在飆升。
最受國內藏家青睞的國內玉種,是新疆的和田玉、紅山的岫巖玉、陜西的藍田玉、河南的獨山玉。一些新富便跑到新疆、青海、陜西、河南等地,與當地人合伙采玉,據稱回報豐厚,一年下來就有過千萬元的收入。一位新入行的玉器收藏者,曾以10萬元購得一批上等和田玉料,短短幾天后轉手,賣了50萬元。
作為玉中上品的新疆和田玉,由于大量開采,昆侖山冰川以下的玉礦近年來已然告罄,除了檔次較低的“山料”之外,“籽玉”和“山流水”之類的上品已蹤影難覓,而市場上對和田玉的需求卻越來越大,導致原料價格連年翻番,上好的羊脂白玉更是不見蹤跡。
而今,金融風波以來,不僅中國的股市樓市雙雙遇冷,石材行業亦面臨巨大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獨辟蹊徑,打開這個局面顯得尤其重要。在中國,石文化和她的文明一樣悠久。但提及現代石文化,中國石材商人好多都真誠的推崇意大利石材商人的做法。反映在現實中的情況是,中國石材商人追求效益和利潤最大化的時候,也沉浸在價格是升是降的矛盾里。在中國石材行業里,能夠賦予石材文化內涵甚至是賦予其生命的品種,幾乎沒有,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在當今的市場競爭中,由于技術、人員、信息的公開性、及時性,使得產品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顧客日益追求個性的發展趨勢,也使得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石材企業不僅要著眼于目標客戶采購產品時所追求的需求利益,更要洞察石材消費趨勢的變化。
石材市場的開發和推廣是一個嚴謹、龐大的工程,在現在的大環境和趨勢下,筆者認為,石材行業的廣大朋友們應看清線路、抓準重點,緊密結合市場發展規律,把握自身定位,把眼光看全一點、遠一點。在這個經濟市場變幻莫測的時代,只有自己能力提高的同時把握住周圍方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