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規范》標準自2014年實施以來,石材行業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利用率、能耗、電耗、用水量等指標不斷提升,固廢循環利用水平大大增強,污水和粉塵的治理明顯改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了一定成績。近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七部門聯合印發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的通知,將有利促進石材產業綠色化進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落實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有關要求,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實現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面臨形勢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面臨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兩大戰略任務,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已成為我國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選擇。
面對生態文明建設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基于環境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切實發揮好降碳行動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源頭牽引作用,充分利用現有生態環境制度體系協助促進低碳發展。
二、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錨定美麗中國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科學把握污染防治和氣候治理的整體性,以結構調整、布局優化為關鍵,以優化治理路徑為重點,以政策協同、機制創新為手段,完善法規標準,強化科技支撐,全面提高環境治理綜合效能。
基本原則是要突出協同增效,強化源頭防控,優化技術路徑,注重機制創新,鼓勵先行先試。
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碳達峰與空氣質量改善協同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水、土壤、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領域協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三、加強源頭防控
1.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構建分類指導的減污降碳政策體系,將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納入“三線一單”分區管控體系,研究建立以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和碳達峰目標為導向的產業準入及退出清單制度。
2.加強生態環境準入管理: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持續加強產業集群環境治理,明確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考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要求。
3.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能源供給體系清潔化低碳化和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
4.加快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建設綠色社區,推廣綠色包裝,引導綠色出行。
四、突出重點領域
1.推進工業領域協同增效: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廣綠色設計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推動一批重點企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鼓勵重點行業企業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技術工藝。
2.推進交通運輸協同增效: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加快新能源車發展,逐步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加快淘汰老舊船舶,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船舶應用。
3.推進城鄉建設協同增效:優化城鎮布局,合理控制城鎮建筑總規模,多措并舉提高綠色建筑比例,推進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統籌考慮減污降碳要求。
4.推進農業領域協同增效:協同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節能減排與污染治理,深入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
5推進生態建設協同增效: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完善城市綠色生態網絡。
五、優化環境治理
1.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協同控制:一體推進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深度治理與節能降碳行動,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管理,推進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協同治理。
2.推進水環境治理協同控制:大力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構建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推進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和碳排放管理,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式治理及就近回用。
3.推進土壤污染治理協同控制:合理規劃污染地塊土地用途鼓勵綠色低碳修復,優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技術路線推動嚴格管控類受污染耕地植樹造林增匯。
4.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協同控制:強化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加強“無廢城市”建設,從源頭減少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固體廢物產生。
六、開展模式創新
1.開展區域減污減碳協同創新: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重點海灣、重點城市群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有效模式,助力實現區域綠色低碳發展目標。
2.開展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探索不同類型城市減污降碳推進機制在城市建設、生產生活各領域加強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3.開展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鼓勵各類產業園區積極探索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園區能源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水資源集約節約高效循環利用、廢物綜合利用。
4.開展企業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推動重點行業企業開展減污降碳試點工作,支持企業進一步探索深度減污降碳路徑,打造“雙近零”排放標桿企業。
七、強化支撐保障
1.加強協同技術研發應用:加強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基礎科學、機理研究和成果轉化,加快重點領域綠色低碳共性技術示范、制造、系統集成和產業化。
2.完善減污降碳法規標準:推動將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納入生態環境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制訂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相關標準。
3.加強減污降碳協同管理:研究探索統籌排污許可和碳排放管理,開展重點城市、產業園區、重點企業減污降碳協同度評價研究。
4.強化減污降碳經濟政策:加大對綠色低碳投資項目和協同技術應用的財政政策支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扎實推進氣候投融資。
5.提升減污降碳基礎能力:提升減污降碳協同監測能力研究建立固定源污染物與碳排放核查協同管理制度。
八、加強組織實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各地區制定實施方案,確保落地見效。
2.加強宣傳教育:將綠色低碳發展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宣傳引導,選樹減污降碳先進典型。
3.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氣候和環境治理,加強減污降碳國際合作和經驗交流。
4.加強考核督察:逐步形成體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要求的生態環境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