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圖為吳山集鎮和石材工業園(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徐斌攝)
石材產業沖刺年產值百億元,集鎮建設匠心融入石材元素,鄉村合作公司遍地開花……近年來,鎮域“小老虎”隨縣吳山鎮立足資源特色,優化產業布局,全力打造特色石材小鎮,以強勁的勢頭沖刺,牢牢站穩隨縣第一方陣。
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大自然的造化,給予這里豐富的花崗石資源。吳山鎮被譽為“中國花崗巖之鄉”,境內花崗巖資源儲量大、品質優、易開發、成材率高,是全國最大的花崗巖黃金麻生產基地之一。2009年,具有敏銳商業頭腦的福建商人進駐吳山鎮,大力發展石材產業,與勤勞智慧的吳山人攜手“點石成金”,讓曾經邊遠貧困的小鎮煥發出強勁活力。
目前,吳山鎮新一輪礦權推出后,石材開采集中在聯華、三合兩個礦山,按地理區位分為梨園嶺、唐王沖、汪家寨3個礦區,共有石材加工企業74家。
在吳山鎮閩商石材加工園區看到,大小石材加工企業緊密布局。十三五時期,隨縣石材產業入選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
今年以來,吳山鎮著力打造“百億產業集群”,堅定“生態優先、合理有序”的產業發展路子,高標準推進礦區園區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多條礦區園區道路改擴建、車輛沖洗站建設、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生態復綠等,助推隨縣石材產業綠色、規范、高質量發展。
據悉,吳山鎮3宗花崗巖礦權整合出讓,已于7月完成摘牌。“石材商們并沒急于開采,都想年內將道路建設、生態環保項目建設等配套完備,明年再開采,確保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吳山鎮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吳山補齊石材產業生態短板的系列項目正有序推進。
“吃干榨盡尾礦料、石渣鋸泥廢變寶?!边@句標語形象地說明了位于吳山的中潤循環綜合利用有限公司的發展方向。該企業于去年5月建成投產,一期項目主要生產機制砂,就是將石材開采加工的邊角廢料破碎碾壓為細砂,用作建筑施工材料。該公司黨支部書記黃登國介紹,公司二期將上馬石渣鋸泥“變廢為寶”項目,形成日消化廢渣萬噸的產能,配套服務隨縣石材產業發展。
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產業發展,居民共享。實力增強的吳山鎮加快推進集鎮建設,擘畫石材特色小鎮藍圖。
走在吳山鎮區,新建成的閩興大道、振興大道、金石大道3條道路寬闊大氣,沿路分別是全新打造的全民健身中心、孝善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吳山古鎮廣場、中國花崗巖之鄉廣場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托起吳山群眾的幸福生活。
各廣場上,皆以石材鋪地,以石材雕制休閑桌椅,以石材雕出呈現吳山歷史文化的壁畫、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等,充分融入石材元素,展現產業特色,講述吳山故事,為居民提供趣味十足的休閑健身好去處。每天傍晚,各廣場上滿是跳廣場舞、休閑散步的居民群眾。
近年來,吳山鎮規劃投入3億元,建設集鎮新區,新建3條道路,拉開鎮區框架,完成鎮衛生院整體搬遷,建成多個主題廣場等,農貿市場、商貿街、燒烤一條街等項目正在推進中。規劃投入1億元,對集鎮老區進行路面刷黑升級、立面整體包裝、供水管網改造、街區綠化亮化等。目前總體規劃初稿已定,老集鎮舊貌煥新顏可期。
集體經濟煥發活力
鄉村合作公司遍地開花,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穩定增收,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在河西村,由村集體、合作社、村民等多方注資800萬元的鄉村合作公司——隨縣吳山鎮河西眾裕人民公司于今年3月成立。目前合作公司利用位于雞鳴山腳下的地理生態優勢,辦起了碧水源水廠,裝上了光伏發電板,與品源(隨州)現代農業公司合作種植優質辣椒,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3萬元。
金成村鄉村合作公司流轉閑置土地,種植40多畝苗木和440多畝高產玉米。現場看到,玉米長勢良好,豐收在即。“今年玉米市場價好,不愁銷,只等熟。”望著陽光下大片綠油油的玉米地,村黨支部書記陳真憧憬著。
目前,全鎮16個村(社區)靈活探索鄉村合作公司運營模式,9個村的鄉村合作公司已實現盈利,7個村的鄉村合作公司正在組建中。
去年,吳山鎮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82.5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9億元,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吳山這顆隨州西北明珠正加速崛起,爭當隨縣“財源基地”,助力隨縣爭創“中部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