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在看朋友發來的本屆石材展覽會的圖片、視頻時,看到潑畫面時令我的眼睛一亮,這哪里是什么普通的石材產品啊!簡直就是藝術品,創新、創意的藝術品。加工企業的創作者把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引入到了石材上來,用大寫意,大思維、大想像創造石材的藝術作品,開石材產品之先河,大膽創新,開創了石材產品的一片新天地了。
圖1用為本屆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上用潑畫的繪畫藝術手法創作的各種石材潑畫面表面的石材產品,令人耳目一新;圖2為用潑畫面表面制作的圓形臺面板。流淌的顏色恣意奔放,通過顏色的深淺變化構成立體的山水畫卷,有中國潑墨山水畫的意境。
圖1
圖2
要理解、領會圖1、圖2潑畫面表面的石材產品所所表達的山水畫的意境,不能不談到中國的水墨山水畫、潑彩山水畫的一些概念的繪圖技法。
什么是水墨畫?
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技,主要是由文人畫發展起來的,全部用墨色來畫,以用筆,用墨的技法為技巧,墨分五色,濃、淡、焦、干、濕。來表現畫面遠近、前后的層次關系。
潑墨畫法是中國美術里的一項獨有的繪畫創作技巧,對創作的繪畫技能要求很高,要有深厚的畫技水平和對于圖形感觀的藝術創造和審美能力。
潑墨山水畫法的的繪畫過程即為采用畫筆蘸墨,潑灑于畫紙之上,根據其所顯現出的不同形態,即興發揮,創作圖畫。
潑墨山水畫的創作,最能體現出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縱情于山林,醉心于大自然,不拘泥各種形式的藝術追求,也是一種存在于每一個人內心的審美感動,追求浪漫,向往自由的生活態度的集中體現。
潑墨法用極濕墨,即大筆蘸上飽和之水墨,下筆要快,慢則下筆墨水滲開,不見點畫,等干或將干之后,再用濃墨潑。即在較淡墨上,加上較濃之筆,使這一塊淡墨中,增加層次。也有乘淡墨未干時,即用濃墨潑,隨水滲開,可見韻致。或者筆頭蘸了淡墨之后,再在筆尖稍蘸濃墨,錯落點去,一氣呵成,即見濃淡墨痕。一幅之中都用潑墨即平,所以間以惜墨法,就是再用干墨或燥墨勾出物象,稍加皴擦即可。潑墨得法,還須見筆,淋漓爛漫,有骨有肉。在干筆淡墨之中,鑲上幾塊墨氣淋漓的潑墨,可使畫幅神氣飽滿,畫面不平有層次,增強干濕對比的節奏感。
潑灑畫是抽象表現主義藝術運動的幾個成員采取的畫法。潑灑畫的弄法,是以沖動性的、不加控制的架勢,完全沒有預先的設計,把顏料淋或灑在畫布上。
潑墨為中國畫技法名。相傳唐代王洽,以墨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云、為水,應手隨意,圖出云霞,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視不見其墨污之跡。后世筆酣墨飽,或點或刷,水墨淋漓,氣勢磅礴,皆謂之“潑墨”。現代亦有以彩色為主的縱筆豪放的畫法稱為“潑彩”。
王洽之后,二米的山水畫,屬水墨大寫意,是以潑墨法來畫的,并參以積墨潑墨,其緊要處,又常以焦墨提其神。徐渭的潑墨芭蕉、葡萄,潘天壽先生大幅潑墨荷花,黃賓虹、陸儼少先生山水畫的潑水、潑墨,把水墨畫傳統技法,又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影響極大。
潑彩山水畫法是國畫大師張大千在海外總結中國傳統筆墨后,是對中國青綠山水表現技法上的一大創新。他創造了大潑墨、大潑彩的新技法,不僅在駕馭筆、墨、色、水、紙等方面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而且為中國畫開辟了新的表現道路。
潑彩法是先將顏料在小碟中調至所需要的色相及濃度,然后潑灑在畫面上,利用其自然流淌滲化的性能,形成畫面的大體結構,再利用色彩滲化的形跡和肌理效果,用筆整理、補助允成為完整的作品,因此這種畫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據色彩落紙后的既成效果靈活地調整畫面。
潑彩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的手法,并不是盲目地紙上用顏料亂潑一氣,創作者對畫面的藝術形象、所表達的題材、內容事先構思好。什么部位潑什么色彩,如何潑,表達到什么樣的效果,事后處理成什么形象,都要有所準備。引外,色彩潑到紙上,也不是毫無節制地任其流淌、滲化,必須對其加以引導和控制,按章法處理大效果后,再處理局部顏色,不需要滲化的部位,可用另一張紙吸去水分,需要保留的部分可用電吹風吹干固定。
潑彩時,畫面用色可以有所變化,根據畫面需要形成不同的色差,層次。石材的顏色、紋理非常適合這種藝術的創造。如果感覺某些局部一次潑的色彩不夠濃烈,或需要加強色彩變化,還可以潑第二次、第三次,但必須掌握技巧,不能造成畫面斑駁狼籍或潰漫無度,要注意色彩明暗深淺的差別變化,做到自然引導、補充、高速和處理。圖1、圖2的潑畫產品采用了該藝術的創作手法。圖3為潑彩山水畫,意境深遠,悠長。
圖3
不少石材人說長期以來中國的石材產品缺乏靈性,缺乏生命,缺少靈魂;冷冰冰的,沒有體溫。那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石材人只是把天然石材當成沒有生命、靈魂的東西,沒有挖掘出天然石材內在的深層次的意境和含義。天然石材有如一張潔白的紙張,您可以馳騁、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在這張潔白的紙上繪出最美麗的畫卷,描繪出最美、最壯麗的圖畫,創造出比天然石材本身更豐富,更有內含的天然石材產品,用藝術化的產品不僅美化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化我們人類的心靈,提高我們的藝術修養水平,促進石材文化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以嶄新的產品視野突破現在的石材產業模式,繁榮石材的文化藝術,使石材的產業由傳統的制造向文化藝術產業飛躍,挺進!
實際上藝術是相通,相融合的。天然石材取自于大自然,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天然石材已經被塑造成稀世的藝術作品,絕世的珍寶,只是長期以來石材行業缺少哪些能夠把天然石材藝術與人類文化藝術相結合的人去把二者融合起來,把石材的自然藝術之美推向新的藝術高度和境界。
石材行業缺少靈魂人物、領軍人才對天然石材進行二次的藝術創作,賦予天然石材新的藝術生命、靈魂。
本屆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上展出了圖1、圖2的潑畫表面的石材產品表明了有石材加工企業開始嘗試對石材產品進行二次創作,用藝術的手法開拓新的石材產品領域。筆者認為如果該企業開拓成功的話,將為石材產品開辟出一個新的市場空間,為石材產品獲得新生闖出一條新的道路。
作者 | 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