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在一家石材加工企業看到生產工人蹲在地上用染色劑染白玉蘭表面的白線,白花。看后,問正在染色的工人為何要對白玉蘭表面的白線、白花染色呢?生產工人說是項目的驗貨人員要求的,不染色就不收貨。恰好該項目的驗貨人員筆者認識,和驗貨人員聊起白玉蘭白線、白華染色之事。
驗貨人員說我們也沒辦法。甲方對材料要求質量很嚴,不染色交不了貨。無論怎么說服他們都聽不進去。
筆者說染色也沒用。一做晶面染色處就被打磨拋光掉了,做了也是白做。
驗貨人員說我也知道沒用,但貨到工地時甲方驗貨人員一看到表面的白線、白斑就不收貨,只有通過染色才能蒙混過關。至于做晶面時染色處被打磨拋光掉后再染色。
圖1是筆者拍攝于一家石材加工企業選材中心里的白玉蘭大板。由于手機像素等各方面的原因,拍攝出來的大板圖片比實物顏色深,效果差。圖1大板的顏色淺,偏白,顏色比較均勻,只是在右部分從下到上有條如圖1的白線,上部白線略寬點,像色斑,并不影響整個大板的效果。筆者對這件白玉蘭的評價為中等偏上的白玉蘭。
作為天然石材其表面的顏色、紋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對待天然石材不能以“唯心主義”、“唯美主義”的態度、觀念“求全責備”、“吹毛求疵”、“雞蛋里挑骨頭”。自然、天然、天成的東西是最和諧、最自然的美。自然之美,試圖以唯心、唯我,隨心所欲的人的主觀意志去要求石材的唯美,只會破壞石材的自然之美,天然之美,令天然石材更加丑陋。
圖2、圖3綠白相間的顏色形成的紋理,自然奔放、瀟灑飄逸,誰看了都動心 、喜愛。但白色紋理的表面上生長著零散的黑線,如果把這些黑線看成影響表面外觀效果的缺陷就錯了?筆者認為,表面的黑線就如好花需要扶持的綠葉,恰如其分地烘托了石材之美,是這種石材難得的裝飾之元素。
圖4、圖5石材多種顏色形成的紋理,這種自然形成的顏色、紋理,我們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意愿認為哪些顏色、紋理不好,哪些顏色、紋理好,符合自己的主觀意識。對那些不喜歡的顏色、紋理通過染色的方法染成自己喜歡的是不現實的,也沒必要。因為天然的石材試圖通過染色的方法染成自己喜歡的是不可能達到石材自然天成的效果,而且染色后效果遠不如石材本身的顏色、紋理的效果。染色之處因受染色劑質量的影響時間長了退色,對石材的裝飾效果影響更大。
石材顏色、紋理的自然和諧,美與丑,筆者認為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兩句詩來比喻、形容再恰當不過了。圖6、圖7的石材大面積的白斑、大塊的黑斑、遍布在石材表面的雜紋,共同形成了石材多彩的顏色,變化的紋理。對這種石材如果用某些標準評判它們的美與丑是錯誤的。
圖8意大利黑金花石材如果都要求表面都是色金花紋,筆者認為倒沒有在黑色的表面上按一定距離分布金花紋更美麗,更顯高雅,高貴。試圖讓意大利黑金花表面的白紋通過染色的方法變成金花紋,倒顯得不協調、和諧了。
圖9通過在石材表面涂化學染色試劑染成與石材相同的顏色可能嗎?因為,石材表面的顏色經過千萬年的地質作用自然形成的,試圖通過幾分鐘的作用瞬間改變石材的顏色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呢?
由于人對色彩的判斷存在偏差,僅是通過肉眼依據石材表面的顏色判斷調配與石材表面相近的染色劑不準確,也難準確。加之石材表面的顏色,尤其是米黃石材顏色本身存在色差,要通過染色的方法對石材局部染色達到與石材表面基本一致很難實現的。從圖10、圖11看出該石材要通過染色處理好表面的白線是很難的。而且染色處由于石材吸水率較低,染色劑很難深深地滲透到石材內部,只是在石材淺淺的表面上,暫時應敷甲方短期的對石材表面效果的要求。如果被染色的石材需要做晶面處理,做晶面后染色處就被打磨拋光掉了,露出了石材的本來面目,被染色處的白斑、白線就又暴露出來了,石材加工企業所做的染色工作純屬無用功,白費了功夫,增加石材加工企業的成本。
天然石材既然為天然、自然之物,固然有許多不盡人之處,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很正常。天然石材要順應人人的審美理念不可能,滿足人人的唯美要求是不現實的。天然石材理應保持天然石材的自然、素顏的本來面目,不需要對其表面我們認為不協調、不完美、不和諧、不圓滿之處做任何的雕琢、粉飾,或所謂的染色處理。如果我們非要如此做,只能說逆天而行,違背自然法則,適當其反,未必有好的成效、結局!
作者: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