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近年來,我國的室內設計行業蓬勃發展,為美化人們的生活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居室功能不能充分利用、設計質量不高、模仿設計多于創新、不重視裝修后的生態環境、缺少完善的市場機制等問題不斷顯現。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為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的解決已經迫在眉睫,但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還需對癥下藥。
20世紀90年代,隨著國家對房地產政策的放開,出現了商品房,人們對家居裝修的要求逐漸提高,才有了室內設計師這一職業。這就導致了我國大多數室內設計師對人體環境和建筑功能意識薄弱,對所設計的空間內外環境、使用功能等考慮不夠,容易孤立地、封閉地對待室內設計。
在國外,建筑設計程序是由內而外的,雖然住宅、寫字樓和商業用房是建筑主體完成后再進行室內裝修,但設計建筑物時,建筑師必須先分析房間的功能和尺度。由于室內設計師和建筑師往往是同一人,因此,室內設計能與建筑物較好地結合。
哥特、巴洛克、洛可可都是歐洲建筑藝術風格為之驕傲的文化特征,而中國的室內設計可以用什么來代表呢?
我國的室內設計缺少真正的創新設計。室內設計行業普遍存在“模仿”問題:一是在形象上,要么流行巴洛克風格,要么流行古典歐式風格;二是在材料上,據相關部門統計,近10年中國室內裝修材料進口最多的是西班牙米黃、美國白麻石材及紅木、櫻桃木。
室內設計固然可以借鑒國內外已有的設計成果,但不應是簡單的“抄襲”,或不顧環境的“套用”。隨著社會、經濟、信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自身所處的生產、生活環境的質量也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樣才能創造出安全、健康、適用、美觀的室內環境?這是室內設計師應當考慮的問題。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后,低碳不再是虛有光環的詞匯,各行各業都開始重視高耗能、高污染的問題。然而,現在國內裝修普遍存在追求“豪華”、“新穎”、 “時髦”、“氣派”的傾向,在某些設計中過分使用不銹鋼、鋁板、銅條、塑料、玻璃、錦緞、木材 、磨光石材 、大理石板等材料,不僅造成了浪費,還破壞了室內生態環境,大量的化學材料對人體健康也有危害。事實上,室內設計、施工引發的種種環境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引導,將有可能發展成破壞生態和環境的“病疾”。
室內設計不應該僅是裝飾材料的運用,還應該包括自然光、景觀的應用,生態建筑材料的使用,這些都非常重要。室內設計師有責任向業主宣傳“輕裝修重裝飾”的概念,因為科學注重室內環境在視覺中的形態,繁簡適度、富有韻律感的室內設計,才有益于身心健康。
近些年來,我國室內設計發展快、成績突出,但因為行業法規不完善,從業人員資格準入制度尚未建立,因此出現了部分工程設計水平低下且存在安全隱患的現象。
在美國,室內設計從業者要取得從業資格和職稱,才能從事相應的工作;在歐洲,室內設計師被稱為室內建筑師,歐洲各國對該行業的法規和從業資格審定也很嚴格。
業內人士呼吁,為促進我國室內設計行業健康發展,應盡快建立專業標準和從業資格準入制度。有專家表示,建立市場準入制,不僅包括室內設計師的從業資格,還應規范建筑裝飾材料 市場和建筑裝飾工程市場,應盡快完善室內設計與建筑裝飾有關的法律法規,并且加強執行力度,如工程項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標法及消防、衛生防疫、環保 、工程監理、設計定額指標等各項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力度。
我國現有室內設計專業的學校近200所,但師資力量較強、教學水平較高的高等學校還不多,具有系統專業基礎知識的畢業學生也不多。此外,由于合作精神較差,削弱了我國裝飾企業在國際工程中的競爭力。
業內人士希望,我國室內設計從業人員能夠接受職業再教育,在專業基礎理論、技能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機構和企業要提倡培養合作精神,鼓勵“化零為整”,建立設計團隊。因為,只有高水平的團隊才有競爭力,才能做出有影響力的室內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