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文明印記硯
倫少國元旦不忘端硯創作。
訪肇慶硯雕界最年輕“省大師”倫少國
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足跡尋之十二
本報肇慶訊 (記者于敢勇攝影報道)昨天還是元旦假期,很多肇慶市民或走親訪友逛街,或泡在茶樓食肆,而年輕的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倫少國卻像往常一樣,一大早起床,早餐后走進工作室,對著硯石仔細端詳揣摩,然后拿起工具,一點一點敲擊起來。正是靠著這種孜孜不倦的刻苦和勤奮,30多歲的倫少國已經擁有了“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肇慶市制硯名師”的榮耀頭銜,成為目前肇慶硯雕界最年輕的“省大師”。
“有魂”端硯出類拔萃
倫少國是肇慶市端州黃崗鎮人,作為肇慶最年輕的制硯名師, 他所設計雕刻的作品以出類拔萃為宗旨,常有令人拍案叫絕之作,獲得行外行內一致好評。
他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神話故事、典故俱有,尤擅長巧色石品花紋和紋理構思,技法嫻熟、雕工細膩。
倫少國認為,一方普通的硯和精品硯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有魂”還是“無魂”。構思好了,一塊普通的石料可以變得神奇,否則一塊好料也會被浪費,但是構思并不容易,需要具備審美的眼光、活躍的思維和廣博的文化修養。
“藍黑線紋”從腐朽到神奇
一些在別人看來已是廢石的石料,在倫少國手上,很可能被點石成金,最有代表性的是他雕的《慈愛硯》。
這方石料原本是綠端石材,石質很美,但石料本身有一條藍黑色的線紋,在常人眼中已是廢石料??墒莻惿賴鴧s能因材施藝,借這線紋巧色成一條紡線,比喻縫衣用的“線”,用淺浮雕手法細刻上一枚“縫衣針”和一個“線卷”;在硯左側精雕半掩半露的竹篾,比喻整個綠端硯為一個盛針線的“小籮筐”;開闊的硯堂比喻“青衣布衫”;把硯面中一片如牛角梳質感的黃色石紋精雕細刻成一把婦女用的“梳子”,比喻“慈母”。該硯構圖簡潔清新,含蓄抽象,寓意深刻,刀法嫻熟。
藝術成就
倫少國近年多件作品曾獲端硯評選金獎,代表作《漁翁硯》榮獲(2002年)第一屆端硯文化節端硯評選金獎;《慈愛硯》獲得(2007年)第三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藝術文化創意銀獎;《文明印記硯》在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年度提名獎中獲得“金獎”。于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