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中國石材發展迅速,年銷售額達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國內優質礦山資源更是十分炙手可熱。
礦山資源炙手可熱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高端大理石毛利率可高達70%,因此吸引不少人“掘金”。“品質相當時,產量對價格的影響就是至關重要的。單一品種年產100萬平方米的石材企業和年產幾萬平方米的石材企業,其產品質量和市場保障能力、價格控制能力不可同等而言。礦山不缺錢,一挖出來就可以變成現金,所以現在優質礦山資源十分炙手可熱,基本都被分完了。”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于2010年底,獲得了“中國米黃大理石之鄉”榮譽稱號,再次掀起了石材企業跑馬圈“礦”潮。
國內市場上真正占壟斷地位的是進口高檔米黃色大理石,大約占了80%。國內目前出產米黃色大理石荒料的省份主要為云、貴兩省,且年產量的總和不足10萬立方米。云南礦區規模較小且分散,花色品種紛雜,荒料塊度較小。貴州礦石的結晶程度較低,材質較軟,拋光光度差。兩省所產建筑裝飾板材市場上的價格處于中低檔水平,價格一般在100元/平方米左右。中國石材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但高檔次大理石儲量不多,特別是米黃色大理石資源極為匱乏。
對于目前石材行業銷售額達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國內優質礦山資源更是十分炙手可熱的情況下,國內絕大多數石材企業規模小,小作坊管理模式,卻生存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