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在紛繁迷亂的行業現狀之中,中中國當代石雕藝術的發展方向在何方,怎樣尋找一條中國當代石雕藝術的崛起之路,還需探索,將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問題。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創作是由收藏者、文人、工匠三方合作產生的,即收藏者提出要求、提供資源,文人設計“樣式”,工匠負責具體操作。而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缺乏創造力,工藝師對“樣式”依賴性太高,脫離“樣式”即無法創作,這也是當前雕刻表現形式越發具象的根源所在,工藝師因缺乏思想和創造力,只能依靠復制拷貝,制作他們所看的見的,“寫實主義”因此堂而皇之的成為他們的“樣式”來源。
從秦漢的雄渾粗獷至明清精細繁復,則是從抽象逐漸具象的過程,東西方雕刻藝術的發展方向完全相反。西方雕刻從最初僅僅將石材視為載體,逐步體會石質之美感,認為石頭有自己的語言,可以與人產生交流,而中國傳統藝術原本提倡天人合一,當代雕刻藝術卻因過于追求具象,表現繁復,忽視了石材的自然表達。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龔繼遂則直言不諱,直接指出從抽象到具象是中國當代雕刻藝術的倒退,對當前國內雕刻水平極不滿意,浪費了大量珍貴的材料,并指出,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的創造要依靠資源整合,即收藏者、文人、工藝師三方合作,僅局限于工藝美術大師的圈子中是沒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