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展銷模式受歡迎
受專賣店銷售模式啟發,石材專賣店改變了以往大宗的集散交易模式,讓石材經歷了一次從材料到商品的轉變。“每個客戶進入展廳的話,他就可以看到一個實際鋪地的效果,就說以后在家庭中,我這些石材搭配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現在走的就是一個標準化,標準化石材在實際應用中,可以說更好地去應用,或者說更好地去搭配。”
泉州石材享譽海內外,但是,一直以來,泉州石材企業大多只做材料。為了搶占商機,泉州石材行業正探索如何從作材料向做商品轉型,于是,石材專賣店就孕育而生了。
在南安水頭的一家家居石材專賣店里,老板曾女士正對照網上的住宅客廳效果圖,布置著展廳的一角。她告訴記者,天然石材作為高檔消費品,傳統的銷售渠道主要針對高級酒店、公共建筑等。而銷往終端市場時,往往是以整批大石板的形式發貨,限制了它在家庭裝飾中的廣泛應用。有了專賣店,通過打造類似樣板房的形式,可以把石材元素對空間的利用,直觀地展示給消費者,讓顧客自己挑選。“我們都沒有推銷,客戶都很喜歡,不用跟他說很多,他自己會慢慢地欣賞。我就是很想把這些做到國外去。”
南安市水頭鎮企業辦主任許錦峰介紹說,如今,泉州石材的營銷模式正在悄然變化。“現在走經營店的模式,原來有的企業是純粹的加工、批發,現在自己有在經營,直接銷往終端客戶上。原來就是賣給裝修隊的,比如說裝修得人員會到企業來買,現在就是直接銷售到客戶。”
經過深加工,從材料升級為商品,隨著時尚概念的發展,石材已經從過去的建筑市場,逐漸步入高端藝術品市場。
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把商品交給終端消費者的時候,可以實現三種價值:即自我產品價值、服務價值和藝術價值。也就是說,在專賣店里,賣的不僅是石材的使用價值,而且將石材藝術化,挖掘其歷史價值,賦予其藝術內涵。現在,已經有人把石材商品稱為建筑裝飾材料中的奢侈品,這是石材的一次增值。南安某石材企業負責人楊先生:“我們商品是有規格有標準有型號的,一旦變成商品之后,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產品直接介紹給消費者使用,而不止是一種材料。”
目前,泉州不少石材企業正在集體升級轉型,以創意、綠色環保的產品,通過標準化生產和終端專賣店的形式,進軍家裝市場。南安市水頭鎮企業辦主任許錦峰說,這個領域對石材商品的需求正在急劇膨脹。“家庭裝修,家裝的話原來很少用石材,現在用石材的量越來越大了,我們國內的需求是越來越大了,包括國外,家裝中石材的用量占比很大,所以現在市場也在轉這個模式。”
記者還了解到,在南安,石材企業對于品牌和專賣店的打造,政府部門都會給予象征性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