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借鑒水頭石材,石阡石材引資大開發。 據介紹,5年內,石阡縣石材產業的投資規模預計將達2億元,年加工總量60萬平方米,總產值達2億余元,可實現稅收1200萬元。
2009年,石阡縣鄉鎮企業局組織力量對全縣的石材資源進行調查摸底,結果顯示,該縣馬蹄石估計儲量1600萬立方米,青花大理石700萬立方米,桃紅大理石1000萬立方米。
近來,一種質地堅硬、通體黑色并夾雜形如馬蹄的小白花的大理石廣受省內外石材商的關注,這種石頭產自石阡,當地人稱它“馬蹄石”、“海貝花”,因為它又可能是海洋化石,有人賦予其高貴身份——“鮑魚石”,這種石材還擁有高雅的藝術氣質,它被用于國家大劇院的裝飾材料,從此聲名鵲起,還獲得了另外一個詩意的名字——“滿天星”。
石阡還盛產一種通體亞紅的石材,由于多有彎曲的紋路,有人稱呼它為“紅蜘蛛”。因為色彩喜慶、質地堅硬,它被廣泛用于廣場地磚和室內裝修。
據介紹,該縣可供開發、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石材品種多達七八種,除了上述之外,被看好的還有紫袍玉帶石、燕子石、青花大理石、咖啡石、綠寶石等。
深藏人未識
石阡地處深石山區,精美的石材藏深山,因為沒有運用現代化的大型機械把其加工成產品外賣,一直未被人識。當地石材不值錢,產品附加值低,社會經濟效益不明顯。
近年,我國石材需求日益增加,但因為沒有加工技術,石阡市場上的石材產品均是“外來貨”。
年產值超過了500億元的福建省石材加工業卻給遍地是石頭的石阡上了深刻一課。南安市的石材加工在上世紀80年代起步,10年后,該市開始大力建設各種交易市場,石材產業迅猛發展,大部分原料從國外進口,然后加工后再外銷。目前,南安市共有石材企業1500多家,年產值已突破200億元,是我國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石材生產、出口基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石阡欲將頑石變玉石。
引資大開發
石阡石材久藏深山,交通不便帶來的運輸成本偏高是一大原因。去年起,過境石阡的思南至劍河高速公路開始修建,3年后,石阡的道路交通情況將大為改善。
縣長楊勝雄說:近年來,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我們堅定了大力發展石材產業的信心,決定將其打造成為全縣的工業支柱之一。
去年,該縣在湯山鎮香樹園村規劃了石材工業園,并引來兩家客商入駐。福建客商姜建華就是其中之一,他投資3000萬元建了1家年產40萬立方米的優質板材加工廠,擬在今年4月投產。他稱,公司還將著手建二期工程,要追加投資5000萬元。
另一家浙江客商也將在園區內投資1億元建設占地100畝的石材加工廠。此前,本地的投資者在龍塘鎮投資3400萬元建了一條加工線,去年投入運行,年產值可達3600萬元。
今年,該縣已計劃組團前往福建省招商引資,推介石阡石材資源,力爭引進大型客商入駐,建立現代化的大型石材加工廠和石材交易市場。
據介紹,5年內,石阡縣石材產業的投資規模預計將達2億元,年加工總量60萬平方米,總產值達2億余元,可實現稅收1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