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而具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通過形象來反映出時代背景、日常生活、表達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時,也是一種對大自然與生活的真實寫照。在五彩繽紛的藝術門類中,雕刻藝術也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種;它通過造型手法來表現物質形態,生活情感和思想感情。我從事山水雕刻16年,感悟到創作一件完美的作品必須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經常反復細致地對事物進行觀察和寫生,建立人和大自然的感情。走進大自然,深入對現實生活中事物進行研究。我就抓住現實生活中的旅游區作為山水素材,對景點中各項事物進行研究推敲。大到整體布局,小到巖石、花草樹木的生長規律以及亭臺閣的精美制成。其實每個旅游景點都是藝術家們精心繪制而成的一幅山水畫。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樣,雕刻藝術不僅僅是對事物的照搬和重復,必須經過提煉加工得以藝術升華。正如著名畫家戴敦邦所說:“我們民族的藝術評價標準,不是生活的照搬模仿(即形式),而是生活的提煉、概括(即神似)。”藝術是需要夸張的手法宋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我創作的青田石雕《石門飛流》作品,以青田旅游景點“石門洞”作為創作對象。采用青田封門黃金耀作為原料。以石料獨有的一條白色夾層凍來表現石門景區的瀑布飛流,縮影性的把驚險的鐵索橋和祥和的佛寺安排在一起,再運用夸張的手法結合石料的特征,遵循山水畫透視之法則,使作品的線條、構圖、形態更加完美。深受專家的好評而榮獲金獎。
藝術創作注重自我發揮、自我創造。山水雕刻也是一樣。青田石雕技藝特點是鏤雕,石料的特點是色彩豐富、質地細膩,處理的方法則是巧色雕。我創作的《日照輝煌》作品。采用青田上等石料——紅花石,有半截紅色與半截白色。傳統的雕法是全都雕。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進步、雕刻藝術也在發展,而如今的處理方法是好的石質盡量留著不雕或少雕。作為雕刻工作者應具有量材而用、以變應不變的能力。我把紅色處理成陽光照射,白色處理成旅游景點中亭臺樓閣、
小橋流水、小舟相互搭配。結合青田的鏤雕技術,把該做的做成逼真,結果卻收到意外的藝術效果。
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的發展。石雕創作也要與時俱進。我們藝術工作者在繼承和發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刻苦鉆研、不斷創新,為拓展藝術之路,樹造更多、更美永恒的藝術形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