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5月石材業績慘淡,商家多途徑謀求發展。“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石材企業在5月份的銷售額都有20%左右的下降。今年上半年,美國對中國的石材訂單就下降了30%,生意很不好做。”長期做石材生意的吳先生表示?!∥磥硪欢螘r間內,石材市場是繼續下探,還是回暖,企業們都沒有譜,只寄望于目前實施的發展策略能夠渡過眼前難關。等待著行情轉好。
國際購買力的下降,從緊的貨幣政策以及房地產訂單的減少都讓石材企業備感壓力。不過,他們正著手改變,廣交設計師,對接展會,甚至轉行,以渡難關。
開發商的生意不好做
前幾年,房地產市場繁榮,尤其是國家大力推廣精裝修房,使石材從建筑外裝走入室內裝飾。這一度為石材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有數據調查顯示,以北京星河灣三期工程為例,石材成本就占到了精裝修成本的25%到30%,每平方米約為1500元至1800元,并且,生意繁忙。
“我們是最早進駐上海東華環球建材交易市場19號石庫展示廳的企業,我們看中的是這個平臺的高端定位和新的營銷模式,并借助這一平臺認識更多的開發商,也向終端消費者直觀地展示最前沿的石材產品。”利迪科技石徐經理表示。
正如徐經理所言,一些高端石材商希望直接對接開發商,與他們建立特供關系,實現穩定發展。
如今,開發商的生意并不好做,趨嚴的調控使房地產銷售再度疲軟,成本控制被重點提及。
“目前石材企業的利潤率已經透明化,毛利潤率在30%左右,加上管理費、運輸費,純利潤率只有10%左右,再加上開發商在采購中多會采取低價策略,導致石材價格較低,利潤空間擠壓嚴重。”一位不愿具名的石材負責人指出。
另外,與開發商合作中也會出現難以預料的“麻煩”,比如在談判初期,供應商通常都會把最優質石材材料圖拿給開發商,由于每塊石料都是唯一的,從開采到加工制作過程,很難出現兩塊完全相同的材料,最后的效果與效果圖相差甚遠,會引發開發商的種種不滿,有時甚至導致虧本做生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市場不好做。”上述企業負責人表示。
多策略發展
市場不好做是實情。在上海東華環球建材交易市場內,很多商鋪只有員工進進出出,生意冷淡,沒有客源。在這種情況下,一家集石材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在土耳其有礦山的企業,已經減少了石料的開采量。
石材市場競爭激烈早已有目共睹,利潤空間非常有限。那么,在這個“淡季”,石材企業的出路在何方?
“只能更頻繁地找設計師了。”上述吳先生表示,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會讓銷售人員勤跑市場,結識更多設計師。
據業內人士透露,盡管與設計師合作有“灰色交易”,但為了拓寬市場,與裝飾公司建立特供關系,與設計師合作幾乎是所有石材企業的策略。
而凌云玉石則將市場增長寄望于展會,“4月份,公司剛剛參加了上海石材展,包括我們對全國其他區域的石材展會也關注,希望通過展會不斷開拓新的市場。”凌云玉石的鐘先生說。
如果行情一直不好,有些企業表示要轉行做陶瓷生意。他們認為,作為石材的一種很好的替代產品,陶瓷有比石材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終端消費者,能夠用得起石材的依然是金字塔頂端的小部分人。而陶瓷產品從外觀、環保性能到價格都比石材有著明顯的優勢。”上述吳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