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低劑量輻射,并不比坐火車危險度高
石材、瓷磚等產品放射性大劑量超標之說,在如今傳媒和網絡發達的時代迅速傳遍千家萬戶。盡管老百姓信疑參半,然而,客觀上造成了“談放射性色變”的不良后果。
近期,有些單位或個人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配備一臺簡易的儀器,聲稱進入百姓家庭進行即可獲知石材、地磚、陶瓷馬桶、臺面板是否超標。專家認為,在這種環境下無法屏蔽外來射線的干擾,其檢測結果是令人懷疑的。石材放射性的判別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事情,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很難弄清楚,尤其是近年來一些表述不清,使人們產生恐懼心理的言論,已引起百姓對消費石材的恐慌。放射性檢測并非是任意一個單位或個人配備一些簡易的儀器即可從事這項工作。因γ射線穿透力很強,一個中等能量的γ射線穿透一般混凝土墻壁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據上海石材行業協會對全國石材放射性監督抽查樣品和委托樣品的測試結果統計還表明,石材的顏色不能作為判斷石材放射性的依據。紅色的石材放射性有高有低,杜鵑紅、南非紅、印度紅等較高,就是同一品種的石材的放射性也因地異。綠色的石材也是如此,目前協會檢測到的“杜鵑綠”,是放射性物質含量最高的石材產品,它不是紅色,而是綠色。然而大部分綠色石材放射性都是比較低的。至于帶花的石材,更是難以分辨。總之,石材放射性不能從顏色來看,而要以經過計量認證、機構認可單位檢測的數據為準。
在此“重壓”之下,相關的生產銷售企業卻有點坐不住了,紛紛投書或致電各自的行業主管部門及相關的行業協會,希望權威部門能夠出面仗義執言,澄清事實。由來自上海建交委科技委、同濟大學、上海市建科院、上海市房地局科技委專家組成的上海石材行業協會技術委員會,趕在第一時間成立了“正確認識石材放射性問題研究”課題組,收集研究相關標準,統計分析歷年石材檢測數據,走訪來自石材、環保、衛生、檢測等方面的專家,最終形成了研究報告。
石材低劑量輻射造成的傷害,并不比坐火車和礦山開采危險度高
據了解,石材作為一種高檔飾材在居家裝飾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古樸典雅、雍容華貴的天然石材,深受建筑設計師和消費者的喜愛。但由于天然石材存在放射性危害的誤解由來已久,廣大消費者在無法判別的情況下不得不采取敬而遠之的回避之舉。對此,專家的觀點是很明確的。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物質中都含有不同數量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就像水和食物中具有放射性卻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一樣簡單。當然,專家并不否認天然石材存在放射性。專家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石材低劑量輻射,它的危險度并不比坐汽車、坐火車、建筑施工、礦山開采等行業的危險度高,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體構成危害。
99%的家庭裝潢采用的是低輻射國家免檢大理石,花崗石絕大部分用于室外
2008年底,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把大理石(包括砂巖、板巖、石灰石)從《法檢目錄》里面刪除,就是明確在實際操作中規定大理石不需要進行放射性的檢驗,實際上也是人們對大理石放射性誤解的一個修正。事實上,天然石材分為大理石、花崗石、砂巖、板巖、石灰石等。目前,全世界所有標準,包括中國國家標準中沒有對大理石放射性檢驗的任何要求,也就是說,消費者在使用大理石的過程中無需對大理石進行放射性的檢驗,國家標準也沒有這個要求。
根據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歷年檢測和上海石材行業協會積累數據,大理石、石灰巖、板巖的放射性實際測得值接近普通泥土的放射性水平,而花崗石放射性實際平均測得值比紅磚、陶瓷、瓷磚的平均水平要低得多。而在現實生活當中,由于大理石的天然裝飾特性,99%的室內裝飾用的是綠色免檢大理石,1%零星小面積用花崗石、板巖、石灰石等;花崗石絕大部分是用于幕墻、廣場等室外裝飾,而室外裝飾工程是有監理等專業人士通過必須的檢測報告等把關的。
看石材顏色判斷放射性高低不科學,聘請專業機構檢測數據權威可信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