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全民收藏熱讓民俗石雕拴馬樁也風光一把
拴馬樁石雕是我國北方獨有的民間石刻藝術品,在我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縣分布尤為密集,其數量和品種可稱得上在全國“獨一無二”。它原本是過去鄉紳大戶等殷實富裕之家拴系騾馬的雕刻實用條石,以堅固耐磨的整塊青石雕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寬厚相當,約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農家民居建筑大門的兩側,不僅成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機構成,而且和門前的石獅一樣,既有裝點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時還被賦予了避邪鎮宅的意義,人們稱它為“莊戶人家的華表”。
拴馬樁、石獅子、抱鼓石、石槽……這些曾在中國北方農村地區常見的民俗石雕,現在在農村已經“難得一見”了。隨著全民收藏熱的不斷升溫,許多藏家將目光瞄準了被稱為 “民間華表”的拴馬樁等民俗石雕,其價格也是節節走高,十年間漲了幾十倍。
石雕拴馬樁作為中國北方地區獨特的民間石刻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價值,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成就的一個方面。它多分布在陜西渭北高原的農村,也是極具代表性的陜西民間文化藝術品。在過去,拴馬樁不僅僅是用來拴馬的柱石,更是被鄉紳、富賈推崇為光耀宗族門第的“望柱”。柱頂多雕刻神獸以威懾邪魔,有鎮宅祈福之意。
在西安的一些賓館、飯店門前,拴馬樁、石獅子等石雕隨處可見。這些造型古樸、憨態可掬的石雕,向過往的行人傳遞著文化,訴說著滄桑。
據了解,民俗石雕不光走俏于商業機構和公園景區,還被許多熱愛傳統的文化人所青睞。在古色古香的書房、庭院,豎一根拴馬樁,擺一對石獅子,大石槽中養幾條小魚,不但可以供人閑暇時玩賞,而且能夠提升個人、家庭的整體文化品位。
拴馬樁的收藏熱潮帶動了抱鼓石、柱礎石、石槽等民俗石雕的收藏,民俗石雕的價格也在數年之間急速飆升,它們的價格根據大小、品相和所處地域、持有者的不同會略有不同,但總的來說,近十余年間漲幅巨大。
十幾年前才幾十塊錢隨處可見的拴馬樁,現在付出1萬多也未必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