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清澗石板
中國“石板之鄉”——清澗
“清澗有名好石板,從古至今美名傳。”走進清澗縣城,石板街、石板路、石板巷、石板院、石床、石桌、石凳……一個石板城頓時映入眼簾,讓人覺得這里就像是刻在青石板上的一幅民俗版畫。那一切建筑,似乎從來沒有磚和瓦的概念:墻是板砌的,頂是石板蓋的,門框是石板拱的,窗臺是石板壓的,那廁所,那臺階,那院地,那籬笆,全是石板的。走進任何一家去,炕面是石板的,灶臺是石板的,桌子是石板的,凳子是石板的,柜子是石板的,鍋蓋是石板的,炕圍是石板的。
“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清澗的石板質地平滑,紋理清晰,色澤圓潤。據考證早在漢代就有關于石板的記載。清澗縣石材資源儲量豐厚,沿黃河、無定河、清澗河流域硬石覆蓋約58平方公里,平均厚度10米,儲量約5.8億立方米。“我們就是要利用境內豐富的石板資源,讓地下的、書本里的文化走出來、活起來,使其變為可感知、可消費、活生
生的文化產品。”縣委書記馬治東說。立足于長遠發展戰略的高度,該縣以石板文化為載體,把城市建設與石板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國學文化等緊密結合起來,加大文化在城市建設中的滲透力度,全面推進特色城市建設,彰顯出得天獨厚的傳統文化風采和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經過整合與打造,已形成了4個重要的文化經典板塊,即育人、成材教育經典板塊,紅色、道德文化經典板塊,清澗紅棗文化經典板塊,歷史、宗教文化經典板塊,這四大板塊成為清澗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年來,清澗縣委、縣政府將石材的開發列入該縣重點建設項目之中。目前,清澗的石材加工已初具規模。石材加工而成的藝術品,產品平整、堅硬而色澤清藍,是公路橋梁、居室內外、廣場公園建設的理想選擇。全縣石材加工企業80余家,主要生產建材產品,年產石材10萬多方,產值達8000多萬元。產品除應用于本縣建筑、廣場、街道、裝飾等,更遠銷西北五省及華東等20多個大中城市,深受各地客商青睞。
石材是清澗縣一種優勢資源,自古以來,“清澗石板”就一直享有美譽;為了使石材資源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清澗縣依靠科技,對全縣范圍內的石材資源進行研發,摸清了石材資源的屬性和狀況,并提出了最大限度地開發石材資源的具體方案。針對清澗石材無毒、無放射、高品質、超精細的特點,清澗縣引進先進設備,聘請專業人員,將石材的開發重點放在了生產室內外裝飾材料、建筑材料和環保石材等方面。經過精細的加工,石制產品比起單純的天然石料,在品質和價格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清澗縣還開發出了石制工藝品,作為饋贈的佳品。用這種方式開發石材,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同時也可以提升石材產業的文化品位?,F在,清澗石制材料和工藝品的銷路正在逐步打開,清澗的石材產業也正在成為清澗經濟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