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前不久本站發布的青銅玉新聞(//www.all-sofa.com/News/details-4674.shtml),遼寧一玉石愛好者發現了酷似古代青銅材質的青銅玉,那么他什么怎么發現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揭曉謎底。
發現玉石的李世波向記者講述了一口水喝出的這個新玉種的故事——青銅玉誕生記。
今年57歲的李世波是土生土長的岫巖人。“我從小就經常和玉器打交道,對玉文化自然而然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李世波說,他幾乎是一有時間就閱讀相關方面的書籍,對玉器的感情越來越深。 1981年大學畢業的他回到了岫巖。 198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李世波結識了北京大學考古系的一名教授,在聽過該教授幾次有關出土文物方面的講座后,李世波漸漸癡迷于青銅文化。能不能將青銅文化與玉文化通過一種現代作品表達出來,從而讓這兩種文化在現代文化中得以傳承?帶著這個問題。李世波走遍了千山萬水,苦苦尋覓了11年,檢測了5683種石材。拉回家的5000來噸石頭,家里的院子堆滿了,但他還是沒有放棄。
有時候緣分就是很奇妙,2000年冬天,他和妻子一起到大石橋后仙峪尋覓,天色漸漸暗下來,但是還沒有收獲。晚上,李世波開著車帶著妻子在滿是積雪的山路上前行,準備回家。“世波,我口渴了,想喝點水!”妻子對李世波說道。可不巧的是,車里的水已經全喝光了。
李世波將車停在了一個山里農戶的門口,他和妻子下車敲門。“誰呀? ”來開門的是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大娘。聽說李世波夫婦想討口水喝,于是就將夫妻倆讓進屋中。趁老大娘取水的時候,李世波打量了屋里的簡單陳設。突然,他在墻腳看到了一個酸菜缸,上面壓著一塊大石頭。石頭表面雖然已經臟了,但有些地方卻透出青銅的“色彩”。
李世波趕緊跑上前去,用手擦拭了石頭表面的臟污,仔細端詳起這塊石頭來。“像,太像青銅了,這石頭應該是玉! ”驚喜中的李世波喃喃自語起來。這時老大娘捧著涼開水走了過來。李世波已經顧不上喝水,急切地問道:“大娘,這石頭哪里來的? ”老大娘看了一眼說道:“旁邊山上撿回來的。 ”李世波趕緊說:“大娘你這石頭多少錢,能不能賣給我! ”老大娘想都沒想就說道:“一塊破石頭還賣什么錢,你要是看好了就搬走吧。 ”就這樣,李世波扔下50元錢,和妻子把這塊大石頭搬上車,風馳電掣地趕回了家。回到家中仔細一研究,利用這種石料雕刻的古代青銅器件,無論從作品的紋飾,還是從外形來看,都可以說是“不是真品,卻近似真品”。
經檢驗,該石料的主要成分為富鐵的蛇紋石(葉蛇紋石和蛇紋石),李世波介紹說,青銅玉雖屬蛇紋石質玉類,但與眾所周知的傳統岫玉最大的區別是其富含鐵,磨制拋光后所呈現的整體色澤和組構特征與古代青銅器外觀極為相似,非常適宜用來仿雕古代青銅器件。經過普查,李世波除了在大石橋發現了青銅玉外,在岫巖的蘇子溝、丹東的鳳城、黑龍江的鐵力等地也都發現了青銅玉的存在。
有了青銅玉,李世波開始實現他把玉文化和青銅文化結合的夢想,在李世波的玉雕作坊內看到各種青銅玉仿制的青銅器,鬼斧神工的四羊方尊、給人以威嚴與權力聯想的中華鼎、器形別致的父乙觥……這些古樸、典雅的國寶級文物被李世波用青銅玉演繹得淋漓盡致,美輪美奐。李世波還透露,目前,他的青銅玉雕作品的8個系列已經全部獲得了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一口水喝出一個青銅玉的傳奇故事也隨著李世波的玉雕事業逐漸被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