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平邑縣石材已探明各類花崗石儲量約23億立方米,主要品種有“將軍紅”、“孔雀綠”、“平邑黑”、“蒙山花”(海浪花)、“瀑布石”等六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其中以“將軍紅”儲量最高,約6億立方米, 礦山主要分布在我縣四海山區的臨澗和白彥兩鎮,聞名全國的四大紅之一的“將軍紅”已成為我縣花崗石優勢名牌。“孔雀綠”礦山主要分布在鄭城、流峪等鄉鎮,經過幾年的市場推銷,也已被國內外市場所青睞。新近探明的“海浪花”儲量也較大,主要分布在柏林和卞橋兩鎮。
平邑縣高度重視石材產業發展,把石材產業列為縣五大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扶持和發展,目前,平邑縣擁有較大規模的花崗石礦山100處,大小石材經營戶達1200家,年開采及引進荒料30萬立方米,從業人員達8萬多人,年加工銷售各類板材3000萬平方米,石材經營網點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平邑縣通過對花崗石礦山進行集中整頓、調整行業組織結構,不斷提高石材產業市場準入門檻,積極實施產品差異化發展戰略,傾力打造江北最大進口板材營銷基地。
一是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按照可持續發展規劃,對花崗石礦山進行集中整頓,對開采技術落后、規模小、浪費嚴重的礦點,依法取消了采礦經營權;對“將軍紅”等名貴礦種,采用新工藝實行限量開采,扭轉了低檔次、粗放式開采局面,使花崗石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目前,平邑縣礦山企業由2006年的100家整合到目前的28家。
二是在行業組織結構調整上,以抓大限小和大中小專業協作為方向,支持現有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向精、專、特方向發展,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提高為骨干企業專業化配套能力。
三是在產業升級改造上,提高石材產業市場準入門檻,凡入駐石材城的項目投資額不能低于5000萬元。發揮骨干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淘汰技術、管理落后的小企業,形成專業協作、相互依存、合作發展的良性格局,最大程度地減少惡性競爭。在產業技術結構調整上,積極推廣和采用先進、成熟工藝技術,加快對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同時加大行業落后工藝技術與裝備淘汰力度,原則上石材規劃區內單片鋸在2年內淘汰。
四是在產品結構調整上,大力推進石材產品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制成品轉變,引導企業在鞏固房地產裝飾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民用裝飾市場,擴大石材產品的應用領域。積極實施產品差異化發展戰略,引導各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在主導產品上各具特色,并逐步由開采加工本地板材向營銷外地與進口板材轉變,全力打造江北最大進口板材營銷基地。
平邑縣是國家命名的“中國花崗石之鄉”、“中國石材之鄉”,山東省四大石材集散地之一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石材產業,實現由石材大縣向石材強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