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一、兩大基本判斷
自2002年開始,我們有機會為業內某知名企業(以下簡稱A公司)提供管理咨詢服務,深感裝飾石材企業的戰略轉型函待納入議事日程。
判斷一:國內裝飾石材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已逼近“拐點”,集約經營、資源整合迫在眉睫。
判斷二:以知名企業為代表的縱橫向多元化擴張,大多帶有自發性、盲目性,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轉型。
對第一個判斷爭議不大,至少業內一流企業均有此共識,但對其急迫性、深刻性卻大多估計不足。
根據產業周期理論,任何行業的長期發展均帶有一定的周期性,必然經歷從起步、高速發展、成熟到衰落等四大階段,如圖1。
圖1 產業生命周期曲線(縱軸是產業增長速度、橫軸是時間)
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石材開采和加工企業統計,2007年共實現產品銷售收入979.6億元,比上年增長45.0%;實現工業增加值3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2%;生產花崗石板材21569萬平方米,比去年增長27.1%;生產大理石板材2393萬平方米,比去年增長6.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7億元,比上年增長42.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2億元,比上年增長75%。
正是以上述統計數據為代表的高歌猛進,使得相當部分企業心存僥幸,主觀上不愿意接受行業“洗牌”的現實變化。
就如股票市場一樣,持續高速增長的石材行業越是快馬加鞭,越是必然面臨著深度調整和“補跌”。有世界石材加工中心之稱的福建水頭,2007年工業用電量破天荒地出現了下滑。
從宏觀上來看,以下不利因素不容回避:資源稅制改革大幕已經拉開,企業生產原材料成本將進一步增加;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和人民幣升值影響深遠,行業贏利空間受到明顯擠壓;國家實施新的《勞動合同法》和從緊的貨幣政策,抬升了企業用工和融資成本;國務院已將節能減排作為各級政府的約束性責任指標,石材企業在節能方面壓力不大,在減排方面卻是任重道遠。
去年以來,美國“次級貸”風波愈演愈烈,經濟形勢深受影響。本屆奧蘭多裝飾展客流量僅及往年的50%左右,據說ARIZONA TILE銷售額也下滑了一半左右。
從國內情況來看,針對房地產開發熱推出的宏觀調控措施步步收緊。最近,某些開發商開始推出“零首付”刺激消費方式,實際上這正是次級貸的中國化。近年來,富有遠見卓識的業內企業開始戰略轉型或實施突圍,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第一,產業鏈縱向擴張,向礦山開采、荒料貿易等上游進軍,或向裝飾工程等下游發展。如康利、環球、溪石等紛紛在海內外收購礦山,高時投資的水頭國際荒料物流園,更是將海關、銀行等配套服務融為一體。而山東萊州一帶的加工企業,大多自有裝飾建筑公司。
第二,產業鏈橫向擴張,水頭的東升(與新鵬飛合資)、英良、溪石等開始投資人造石生產線,不少大板加工企業開始提供規格板產品;新東源則是將規格板轉化為標準產品,開始流水線加工、品牌化經營和連鎖式銷售。
第三,相關產業多元化擴張。東星、東升等涉足房地產開發,康利開始圈地,明超經營酒店,萬隆投資陶瓷行業,諸如此類。
然而,上述戰略轉型往往并非以理性的戰略定位為前提,難以實現有限資源的戰略整合,這正是我們提出上述判斷二的基礎。
二、戰略定位“三步曲”
我們在理論界率先提出:戰略定位就是在對內進行資源與能力分析、對外進行競爭環境研究的基礎上,確認企業自身的產業邊界、商業形態和競爭地位,它是戰略管理的核心與基礎,如圖2。
圖2 以戰略定位為核心的戰略管理體系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企業都必須有戰略定位。一般企業、特別是處于創業階段的企業未必有愿景、有抱負,但必須有定位;搞不清自己是干什么的,往往危在旦夕了。當企業運營具有相當規模、特別是進人行業領先地位時,戰略愿景就變得不可或缺、甚至成為當務之急了。
第一,如何確定產業邊界?
|
主要特征
|
代表企業
|
加工商
|
通過“三來一補”等形式進行加工、配套,無市場體系,無自主品牌(因“貼牌"生產而被稱為代工廠)
|
富士康(鴻海)
|
制造商
|
制造體系完整并有相當規模,自有市場渠道,但僅銷售自產產品,產品品牌及商業品牌有一定影響
|
波音飛機、徐工機械
|
提供商
|
品牌影響大,產品開發能力強,掌握價值鏈關鍵環節,市場渠道完整,對代工合作廠商有相當的控制能力
|
華為技術公司
美國高通公司
|
運營商
|
商業品牌有相當影響力,掌握產業鏈終端環節,市場渠道完整
|
中國電信
|
流通商
|
以商品流通、轉手貿易為主,掌握客戶資源和供應商資源,無制造能力,有市場通路;零售商有一定的商業品牌,代理商無品牌
|
零售商沃爾瑪
分銷商神州數碼
|
表2 金海灣競爭地位劃分一覽表
排序
|
行業地位
|
市場占有率
|
綜合評分
|
行業作用
|
l
|
控制地位
|
50%以上
|
9~10
|
決定游戲規則
|
2
|
主導地位
|
30~49%
|
8~9
|
決定產品價格
|
3
|
領先地位
|
第一位(15%以上)
|
7~8
|
影響行業趨勢
|
4
|
優勢地位
|
第一梯隊(8%以上)
|
6~7
|
影響行業格局
|
5
|
維持地位
|
|
4~5
|
代表競爭烈度
|
6
|
掙扎地位
|
|
1~3
|
代表行業生態
|
(二)原料貿易
更多行業動態
相關信息
2.轉載其它媒體的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網站刊登文章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