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燕嶺古采石場
燕嶺古采石場遺址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東江南岸丘陵中段。燕嶺原是東莞這里明清時期的古采石場,有些象廣東最著名的蓮花山的形成原因,樣子也很象。石料為水成巖紅石,經數百年開采殘留下來許多的石壁、石柱,呈暗粉紅色,當地人稱之為“十八間房”。
石排及東莞其他鎮(區)明清古建筑墻基、柱礎、石柱、門框、石雕、古井和巷道廣泛采用紅石,至清中后期才開始使用花崗巖石,從就地取材因素考慮,燕嶺古采石場的開采年代不會晚于明、清。燕嶺古采石場在延綿1.475公里的范圍內均有人工開采痕跡,以“十八房間”、“補天石”為主要景觀遺存,面積達25000平方米。這里的山石鮮紅,質地堅硬,在現在要想將一塊塊長方形巨石剝下來很不容易,更不用提在古代了。但是,古人自有土方法。遺址石壁上的釬痕一條條清晰可見,可以判斷,古人是用鐵釬往石山里密密麻麻地打上一排排的孔,然后再將巨石撬走。李說,開采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露天開采,就是在石頭外面打孔開采,還有一種是礦房開采,就像是開采煤礦一樣,在山體里挖出一個洞來,再在里面開采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