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賀蘭硯
賀蘭硯囿于傳統雕刻雷同,應“化繁為簡”走出新路子
賀蘭山滾鐘口所產石材,有豆綠、深紫兩種顏色,自清乾隆年間這石材制成硯臺,聞名全國。賀蘭硯磨出的墨汁細膩而有光澤,不損筆毫,加蓋的硯臺存墨數日不干不臭,被譽為寧夏五寶之一。
賀蘭硯除了其磨墨妙用之外,其雕刻也是讓人贊嘆。雕刻藝人可根據石材色彩層次的不同分布,運用俏彩、浮雕、鏤空雕、圓雕等不同技法,制作出不同題材、不同類型、不同品種和規格的硯臺、屏風、擺件、印章、鎮尺、掛件等不同類型的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2008年,寧夏的賀蘭硯雕刻技藝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具有300多年歷史的賀蘭硯囿于傳統的雕刻風格和表現題材,沒有太大的改變和創新。在寧夏文化市場上看到的賀蘭硯,非“龍” 即“鳳”,再或是葡萄硯、葫蘆硯、壽桃硯等,多有雷同之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向東表示:“賀蘭硯與其它名硯相比起來,文化氛圍和觀念太過于落后、陳舊,雕刻工藝也顯得很拘謹。應“化繁為簡”,甩掉那些陳舊的雕刻模式,讓這門手藝更加“藝術”。他將安徽歙硯與賀蘭硯雕刻技藝相融合,才擺脫了寧夏傳統的賀蘭硯雕刻技法,從而走出自己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