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奇臺石材升級和環保得共贏
奇臺縣花崗巖資源豐富,探明儲量巨大,是世界稀有的黃色花崗巖礦。2006年以來奇臺石材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奇臺縣繼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之后最具潛力的產業之一。奇臺縣先后累計投入資金超四億元打造了閩奇石材產業園區,并成立閩奇石材產業園管委會。截止2012年底,入駐企業達86家,年加工板材一千多萬平方米,產量占新疆石材的一半以上、占全國的3%以上,實現工業產值12.8億元。2013年奇臺縣被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石材(花崗巖)產業基地”稱號。
然而在奇臺縣石材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和石材綜合利用率低也成為制約產業持續發展的兩大瓶頸問題。每塊原石經過初加工后僅有30-40%成為板材,其余全部作為廢料被閑置。而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石粉也使得周圍環境每況愈下。經常接到周邊村民的舉報和投訴,大量的廢料亂堆亂放,產生的粉塵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
奇臺縣閩奇石材園區管委會主任盛紅海:“一方面產業要發展,一方面群眾要環保,又加上近年來,房地產業的縮水也影響到石材的銷量,再這樣大量的浪費下去,勢必會使石材產業的路越走越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011年閩奇石材產業園管委會果斷決定,以技術創新為突破,研發引進新工藝、新流程、新設備和新技術,改變單一的板材生產加工模式,形成產、學、研聯動,在環保節約中達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
2012年奇臺縣建成投產異型加工企業10家、異型雕刻1家、廢粉綜合利用1家,年加工異型板材10萬(件)以上,并完成鑫磊、創新等20余家企業加工車間的技術改造。
今年奇臺縣還將新建石雕石刻企業1家以上,創辦異型加工孵化基地。同時,鼓勵現有企業擴建石藝雕刻、異型加工車間,確保異型材加工、石藝雕刻等產品達到20萬套件以上,建成以石粉、碎料和邊角料為主的加工企業1家,使石材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目前正在打造“百家企業、百億產值、十億稅收、十萬就業”的花崗巖石材產業循環綠色園區,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安全健康型為目標,把奇臺縣石材產業培育成支撐縣域經濟科學跨越和后發趕超的新型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
閩奇石材園區管委會主任盛紅海:“計劃2013年全年開采花崗巖荒料50萬立方米以上;加工板材15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實現工業產值20.2億元以上(異型材加工產值占到12%以上),同比增長37%;實現工業增加值7億元,同比增長36%。通過延伸產業生產鏈和技術改造等一系列措施,真正達到產業升級和環保——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