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中節能石粉利用項目變“害”為寶 造福地方
泉州南安市,全國最大的石材生產基地,石材產能占國內60%以上。在這里,隨處可見石材加工廠干得風生水起,也隨處可見白色的塵土廢渣四處飛揚。每年近600萬噸的石材加工廢棄物——石粉,遍地堆放,造成了大量土地板結,水質惡化,危害當地群眾的身體健康,已成為南安區域性污染公害。
工業的發展富庶了一方百姓,但環境的污染給當地政府和群眾給帶來了深切的憂慮。而這一切,從2006年開始得以改變。隨著中節能新型材料投資有限公司的落地,當地經濟發展與環境矛盾開始得到緩解。
石粉利用項目變“害”為寶 造福地方
南安擁有2000多家石材加工廠,石材加工是當地的支柱產業,1992年以來南安的石材產能就一直居全國首位,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石材加工每年排放的近600萬噸加工廢棄物——石粉,卻成了制約了這一產業繼續前行的“致命弱點”。
自1993年起,南安市的水頭、石井等處河流常年呈白色濁流,水質遭嚴重污染,河流的魚類無法生存,石粉亂排放成為晉江水系水質下降的主要原因。為防止石粉廢渣污染環境,政府土地環保等部門每年都要劃出大片土地作為定點堆放場地,這種消極的處理方法大量侵占了農業用地,使土地資源緊張的矛盾日益加劇,給環境和社會造成極大的負擔。南安市的石材加工業已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治理環境污染,破解發展難題,2006年,當地政府力邀中節能新材料公司組建福建公司。福建中節能新型材料公司主要以石粉為原料,生產加氣混泥土砌塊和蒸壓磚系列制品,其石粉摻合比在制成品中達到80%左右,每年可消化吸納石粉60萬噸左右。
福建中節能新型材料公司總經理許舟表示,公司生產的石粉系列制品是典型的節能環保產品,整個生產流程可以實現廢水零排放,且耗能低。按照生產同體量實心粘土磚采土深度3米計算,每年可節約土地資源200畝,按照1米的深度填埋石粉所需土地計算,公司幾年來約為當地節省約800畝土地。他表示,福建中節能二期項目投產后,這種環保效益將更加明顯。
數據顯示,福建中節能新型材料公司自2008年投產至2012年,四年多已累計產銷加氣混泥土85萬立方,蒸壓磚近2億折標塊,實現利潤3600萬元,年平均利潤增長率達40%,加氣產能利用率達135%以上,創同行業最好水平,累計消耗石粉200余萬噸。中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辦公室副主任李元斌說,福建中節能公司在企業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的同時,又實現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忠實承擔和履行了央企的社會責任。
由于南安石粉資源化利用項目成效明顯,2010年底,福建中節能新型材料公司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簽約合作石粉綜合利用二期工程,投資7666萬元,新建年產加氣混泥土20萬立方米生產線兩條(復線)擬于5月份正式投產。許舟介紹說,二期項目全部建成后,福建中節能公司年產能加氣混泥土砌塊將達70萬立方米和蒸壓磚1億塊計算,每年可減排石粉150萬噸左右。
現在的南安加工工藝水平提高,產業整體明顯提升,從單一的建筑裝飾品向裝潢裝飾、精品藝術等產業延伸,向高端化、精細化和工藝化發展;已經形成一個包括礦山開采、石材加工、石材機械制造、石材裝飾、物流供應、營銷展示等在內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具備了集群能力;充分利用石材廢料生產加氣混泥土砌塊和蒸壓磚系列制品、石粉紙、馬賽克等各種新產品,基本消除了環境污染,走上了循環經濟發展的道路,實現產業發展生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