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南安石材行業走上清潔生產之路
清潔生產漸成石材行業的共識,目前有151家南安石企,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部分知名石企更是嘗試將清潔生產與信息化管理相結合,參與制定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標準。
2009年,一些行業先行者開始著手制定清潔生產的行業標準;2011年底,南安市石材行業全面啟動清潔生產,僅水頭鎮被列為整改對象的就有150家。如今,已有77家完成清潔生產驗收,另有20家企業的清潔生產驗收申請已送到市環保局。去年,《石材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通過審查,今年將在行業內頒布并實施。按照規劃,到2015年,南安共要完成1400家石材企業清潔生產審核。
《石材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標準規定,將石材清潔生產指標分為六類,即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資源能源利用指標、產品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廢物回收利用指標和環境管理要求。
福建省石材行業協會秘書長郭經偉表示:“這項標準的好處就是將所有指標具體化、數據化。石材行業走生態發展之路是大勢所趨,企業應該順應這個趨勢,及時轉型。今年,省石材行業協會將組織相關培訓會,并邀請國家石材質檢中心及有關專家對企業清潔生產情況進行診斷,協助企業整改到位。”
水頭鎮環保站有關負責人說:“除塵只是石材行業清潔生產的一部分,此外還有污水處理、石粉清運、黏膠使用、降音降噪等。由于目前行業內還沒有有效的粉塵檢測工具,缺乏有效的數據監控和行業標準,是清潔生產的硬傷,我們對除塵這塊進行驗收時,只能通過肉眼判斷,一些企業清潔生產的意識還不強,不太配合或者敷衍了事。”
在一些已經投入除塵設備的企業,比如在溪石雕刻生產車間,一條長約30米、有12個排氣扇的除塵設備正嗡嗡地吸走粉塵。此時,廠房外的粉塵檢測系統上顯示的檢測值為1.7%,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粉塵含量不高于8%的統一標準。要是沒裝上除塵設備,廠區粉塵彌漫,能見度低,粉塵含量高達20%。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石材企業加入清潔生產行列,不少企業已經通過了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早在兩年前,環球石材就自主研發了一種可移動式的小型除塵機。“這種小型除塵機可以隨工人移動,粉塵一產生立馬被吸走,吸塵效果非常好。”環球石材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謝霞寶說。
作為南安知名的人造石生產企業,鵬翔實業也花了70萬元引進除塵通風設備。“近幾年,公司對有粉塵產生的工作區域進行嚴格把控,并對這些生產工序進行隔離,盡可能避免粉塵進入員工的呼吸道。”鵬翔實業廠長蘇仲福說。
其實,石材業熱衷清潔生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上市利益驅動。當下,我國石材行業尚無企業上市,環保核查就是石企闖關IPO(首次公開募股)無法繞開的一道坎。對此,萬隆石業深有體會。早在2007年,萬隆石業便已著手股改,開始運作上市的籌備。直到去年年底,萬隆才正式宣布啟動上市程序,所有項目都通過了環保核查。
而同樣瞄準上市這塊蛋糕的東升、溪石、環球、康利、華輝等企業,也深諳個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