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yè)門戶網(wǎng)站
鄰居贈送一籃進口水果,某君覺得家中的果盤與之不般配,花錢換了新果盤后覺得茶幾不般配,花錢換了新茶幾又覺得客廳不般配,花錢裝修客廳后覺得其他房間不般配,花錢重裝了室內(nèi)后覺得小區(qū)不般配……結(jié)果為了這一籃水果,該君弄得傾家蕩產(chǎn)、債務(wù)纏身。
別以為這只是小說中的情節(jié),現(xiàn)實中“般配”思想作祟、拎不清輕重之“君”不在少數(shù)。正在籌辦的亞運會的廣州市正是這樣:消滅市區(qū)內(nèi)的一些“大煙囪”、新建些體育比賽場館等還可以理解,可是,為了與所舉辦的亞運會“般配”,斥資數(shù)以億計的財力去搞“穿衣戴帽”之類的形象工程,去新建缺乏可行性論證的BRT交通,去實施大范圍拆遷和重建等項目,那就有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之嫌了。
最最不能容忍的是,廣州市竟將“穿衣戴帽”弄到了地面上!這邊好好的城市主干道花基、道牙,統(tǒng)統(tǒng)拆掉,換成花崗巖,僅此一項需投入7000萬。那邊廣州道路鋪設(shè)瀝青路面骨料規(guī)定只能采用玄武巖,造價陡增5000萬。雖然仗義市民當面向市政府官員陳述主干道豪裝太浪費,希望“拯救”廣州,且政府從善如流地采納意見,雷厲風行地叫停豪裝行為,可那么多高檔石料已然采購到位,不知何去何從,更不知會不會必須埋單,從而造成更大的浪費。
諸位已然看到,亞運會仿佛就是那籃饋贈的進口水果,舉辦者為了城市部件與之相“般配”,正不惜代價地換企業(yè)、換場館、換樓宇外
觀、換交通設(shè)施、換道路形象……一籃饋贈的進口水果讓一個家庭破產(chǎn)有些夸張,可一個亞運會讓廣州市掏空財力、元氣大傷還是可能的。畢竟,廣州還不是一個“不差錢”的城市,它還要在補貼市民公交卡上一毛一毛地摳錢,還舍不得降低出租車份子錢以增加財稅,等等。一毛一毛地掙,一億一億地花,如此不受節(jié)制,長期下去難逃“破產(chǎn)”命運。
記得北京奧運會落幕時,下屆倫敦奧運會組委會負責人就公開承認“無法超越前者”。這種“認軟服輸”的背后,除了財力的確不濟事實之外,應(yīng)該還有“不被一籃水果弄得破產(chǎn)”的清醒與理智,廣州市目前缺少的正是這種認識,缺的正是被口罩男等有識之士的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