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長沙丁字灣石匠努力升級成為雕刻家
雕塑
湖南長沙丁字灣是全國10大石材基地之一,中南五省最大的麻石(花崗巖)集散地。這里的麻石不僅儲量大,有37億立方米,而且品質高,抗壓度達2040公斤/平方厘米。“丁字灣的麻石鋪天下”是許多長沙人都曉得的一句老話。天安門廣場、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岳陽樓等地,都留下了它堅不可摧的身姿。現在,丁字灣麻石雕刻正在申請成為長沙市非遺保護項目,或許不久,丁字灣將從“麻石之鄉”轉型成為“麻石雕刻藝術之鄉”!
丁字灣麻石的開采史上溯到西漢。據對我國一些古寺碑塔的取樣分析,所用石料多取材于此。據考證,我國的一些古寺碑塔所用石料多取材于此。雍正時期,這里的麻石開采量加大,當時的麻石主要用于建門樓、牌坊和雕刻一些鎮宅的貔貅、吉獅等等。現在,丁字灣鎮中心還留著一些光緒年間雕刻的石馬、石貔貅等,雖然歷經歲月的日曬雨淋,但這些經過村里老匠人楊計培、陳楚中等修補過的石雕藝術品仍然生動活潑。
這里大部分的人都是石匠,而且都是祖祖輩輩相傳。周旭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的祖父、父親都曾是當地有名的石匠。他說:“我在努力從一名普通的石匠變成一位雕刻家!因為石頭要賣出高價必須變成藝術品!石頭要有生命必須把它們變成藝術品!石匠轉行成為雕刻家是我們必走的路”
為了讓更多石匠成為雕刻家,今年5月丁字灣街道農民麻石雕刻基地成立,湖南著名的雕刻藝術家劉志偉等被邀請到基地建立工作室,為40多名從事麻石雕刻的工匠講解構圖知識、雕刻技巧。劉志偉說,麻石附身藝術增值為麻石產業找到了最好的發展前景,麻石最適宜雕刻人像或動物,藝術品麻石將有望大規模地走進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