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機械數控化孕育惠安石雕業全新變局
機械數控化水平,可有助於提升效率、節約成本,促進行業發展不可小視。對于惠安的石雕行業來說也是如此。泉州市提出要把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作為泉州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
看準數控商機的某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忙著從廣東搬遷到惠安。其從香港科技大學引進的數控雕刻技術,領行業之先,孕育著惠安石雕業全新的變局。
其數控設備,不僅可雕刻各種材質的石頭,而且基本上能自動完成鏤空、雕刻紋理等操作,可一次性雕刻人體造型、5米長的龍柱等立體石雕,雕刻精度達0.005毫米,無需太多后期制作,幾乎取代了雕刻過程中最為繁重的手工部分。它可以同時雕刻兩根5米長的龍柱,大概10天便能完成。而傳統工藝做一根這樣的龍柱,需4個工人分工協作,耗時2個月左右。同時,這套設備能實現一名工人同時操作多臺機器,僅工人工資就將節省2/3以上。
理想的石雕業數控生產模式是,工人坐在辦公室裡,在電腦前輸入程序指令,設備就開始自動生產。石頭在雕刻全程中都用水浸泡,雕刻拋磨產生的石粉都沉淀在水中,并經由專門的設備回收處理,粉塵污染、噪音污染將不再是困擾。
惠安的石雕石材企業大都為小型私營企業,在全縣1300多家石雕石材企業中,85.5%的企業是年產值數百萬元以下的小規模企業。而惠安石雕產業的發展瓶頸,就是生產效率低下和用工緊缺致使規模化生產難以實現。惠安縣石雕石材同業公會會長蔣細宗分析,在獨生子女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和中西部地區經濟騰飛使外來勞動力減少的共同作用下,用工問題已成為石雕產業最大的難題,而且還會越來越明顯。
“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十分契合泉州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和轉型升級需求,今年將在泉州重點推廣。”泉州市科技局局長顏志煌表示,科技部門將主動尋求解決產業發展共性關鍵技術問題的有效途徑,協同其他部門推動高校和企業對接生成重點項目,并爭取納入國家示范工程,抓好應用推廣,促進制造業裝備水平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