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貴州召開石材行業轉型提升研討會,共商成立“石材同盟”
貴州省石材資源極為豐富,是優質石材重要產地,目前已探明儲量近30億立方米,位于國內前列。貴州石材最大特點就是利用其天然紋路,采用冷加工技術,產品無燒跡,花紋自然流暢,每件石材具有不同的紋路,在國內石材產品中極具代表性,成為近10年來國內最暢銷的石材產品。
22日,共謀貴州石材產業發展暨行業提升、轉型研討會在貴陽市花溪區召開。2013年貴州省石材年產量28.73萬平方米,而銷量僅占到了產量的41%,72%的石材被安龍收購,其中木紋石荒料就占了近8萬平方米。貴州目前在國內國際知名的品種寥寥無幾,另外,因品種、品牌知名度的問題,造成了嚴重的庫存積壓。
貴州石材業嚴峻的發展形勢使眾多石材商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一年貴州石材業發展道路。針對貴州省石材業產業鏈不健全,企業經營方向不明確,行業管理缺失,市場建設落后等問題在座的諸位石材商們進行了深入探討。
“問題的關鍵還是出在了銷售這一環節上,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很多石材商為了不使石材囤積,甚至以50元的“超低價”賣出,這無疑對于礦山來說是巨大的打擊”貴州省石礦產業協會會長李貴友說道。
市場建設滯后,市場化資源配置和資源整合功能的薄弱,區域優勢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導致了貴州石材在市場中的“白菜價”。同時由于產業鏈不健全,企業規模小,未形成地域性石材產、供、銷的產業鏈,導致貴州企業經營粗放,競爭力薄弱。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會議提出了“抱團”發展的概念。主要表現在產業的整合升級,加強貴州石材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增加石材的產業附加值并提高貴州石材的市場競爭力。
貴州威寧樂威大理石董事長黃廷作表示,作為喀斯特地貌的貴州,礦石資源豐富,純度和質地都是在周邊省份之上的。我們貴州眾多石材商們應該組成一個“石材聯盟”,發揮各自企業的各自優勢,打造貴州石材品牌,共同應對市場的競爭。
“抓市場,抓品牌,抓平臺,抓設計。只有做到了這‘四抓’,才能真正把貴州石材產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石阡縣政府石材發展辦公室彭仲偉在會議中提出了對于石材企業發展的意見。
作為一項發展前景廣闊的產業,由于起步較晚,要做大做強,貴州石材業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悉,貴州石材商們共商成立“石材同盟”,加強彼此的溝通聯系,揚長避短,共同推動貴州石材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