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漢白玉石材上的《清明上河圖》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喬端鎮白水河村村民王營以石為紙,以銅為墨,歷時三年,模仿秦漢時期在青銅器上錯金錯銀手法在漢白玉石材上創作出總長12.54米的《清明上河圖》,整幅《清明上河圖》全部在石頭上雕刻完成,但里面的人物、舟船、車馬、樹木等細節雕刻的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王營創作漢白玉版《清明上河圖》,共用去28千克銅絲,耗資10萬元。這幅“石畫”總長12.54米,高0.6米,厚0.19米,重500公斤,圖案上共有形態各異的人物684個,房屋122座,牲畜96頭,船25艘,樹木174棵,轎子8頂。圖畫上商船云集,屋宇鱗次櫛比,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整幅畫生動的記錄了北宋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整幅畫由大小相同的11塊漢白玉石板組成,石材均出自南召縣當地少有的同一塊漢白玉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