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獨一無二的大理石雕塑,雕塑和建筑的融合再創作
當我們提到大理石雕塑時,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有著傳世名作的地方,比如希臘、意大利。而雕塑家馬修·西蒙茲(Matthew Simmonds)的創作證明了藝術形式并非一成不變,他通過對雕塑和建筑的融合再創作,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欣賞此類經典結構的獨一無二的迷人方式。
(圖注1:馬修·西蒙茲作品,卡拉拉大理巖,2011年,高41厘米)
馬修·西蒙茲(Matthew Simmonds)在轉向插畫和石頭雕刻之前,一直在英國學習藝術史。他在石頭的雕刻中還原了很多英國的國家遺跡,包括威斯敏斯特教堂、索爾茲伯里大教堂。他的作品生動的塑造了巴洛克風格的長方形柱廊大廳和古羅馬神廟,在國際上備受贊譽。現在他的作品已經成為世界各地著名的收藏家的私人收藏的一部分。
(圖注2:馬修·西蒙茲作品)
(圖注3:馬修·西蒙茲作品,石灰巖,2010年)
與建筑中石材作為原料相反,馬修·西蒙茲(Matthew Simmonds)將建筑的局部,尤其是一些立柱造型雕刻在石頭上。這些雕刻如在大理石原石內部的迷你中世紀殿堂,創造出一個靜謐的小型室內空間,讓欣賞者也沉浸其中。因其半透明性和耐久性,大理石是古希臘雕塑大師們的首選材料,然而這些迷你建筑室內的大理石雕塑卻是我們從未見過的,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空間視角。
(圖注4:馬修·西蒙茲作品,卡拉拉大理巖,2010年,高29厘米)
(圖注5:馬修·西蒙茲作品,卡拉拉大理巖,2010年,高49厘米)
(圖注6:馬修·西蒙茲作品)
馬修·西蒙茲的雕塑作品非常細致。他向那些經典建筑致敬,描繪出他們的特點如圓形拱頂和精致的列柱等。他的藝術作品非常令人吃驚,大理石表面和雕刻完成的建筑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就連室內的階梯每一處細節都雕刻的清晰可見,猶如可以從上面走過一樣,真是巧奪天工,讓我們為他的藝術而鼓掌。
(圖注7:馬修·西蒙茲“壁爐架”作品)
(圖注8:馬修·西蒙茲“壁爐架”作品)
(圖注9:馬修·西蒙茲作品,卡拉拉大理巖,2010年,高25厘米)
最近西蒙茲為一位遠在愛丁堡的私人藏家,創作了一件獨一無二的壁爐架。這件作品將經典雕刻的美麗,融合當代符號和圖片的大理石雕刻于一體,做工精美、技藝精湛。西蒙茲創作的這件壁爐架滿足了藏家的收藏愿望,它突出了帶有特定家族含義的象征符號,有寵物的圖片,有家族的十二生肖圖,有為孩子選擇的電吉他,還有為祭祀祖先使用的被棉布遮蓋的細長的骨灰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