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龍馬潭區疏堵結合規范石材市場,取得園區、業主、政府、群眾“四滿意”的良好效果——
謝江張鑒本報記者孔芒
4月13日,記者走進瀘州市龍馬潭區瀘隆路58、59公里沿線老石材市場,規范有序的店鋪連成一片,曾經長期困擾這一帶居民的粉塵、污水不見了。
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龍馬潭區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科學規劃,整體搬遷規范老石材市場,不僅徹底解決了臟亂差的難題,同時,也為石材經營戶找到了一個更加有利于發展產業的好去處,取得了園區、業主、政府、群眾“四滿意”的良好效果。
整體搬遷,還市民清爽環境
上世紀90年代,瀘隆路58、59公里沿線先后集聚了40多家石材經營戶,專門從事石材加工銷售,久而久之,這里便自發形成了一個石材市場。隨著城區的不斷擴大,石材市場逐漸被住宅小區包圍,石材加工產生的噪音、粉塵和普遍存在的占道擾民現象日益嚴重,群眾反響強烈。
“無論如何也要下決心整治石材市場。”隨著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深化,龍馬潭區下定決心治理這一頑疾。
“我們專門成立了石材市場專項整治小組,深入該區域40余家石材經營戶,開展全方位調查,然后對癥下藥。”龍馬潭區委書記劉云說,專項整治小組在調查中發現,這里的石材經營戶長期以來以街為市,并且占道露天加工石材,如果予以強行規范,就會影響他們的石材經營,甚至切斷一家人的生活來源。
面對矛盾,區委、區政府確立了“另尋地點、興建園區、整體搬遷、規范經營”的治理思路。最終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成功引進安寧鎮投資業主投資2800萬元,在老石材市場3公里外的安寧火車站1號站臺附近的龍馬潭區加工工業物流園區中,修建了占地68.53畝的石材市場。
到4月12日止,原來在瀘隆路上經營的34戶石材經營戶全部搬入新的石材園區。
美化一片環境壯大一個產業
“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搬遷一個市場,美化一片環境,而是要達到最終壯大一個產業的目的。”劉云告訴記者。
已搬遷入駐的石材老板羅顯寬告訴記者,安寧這個地方的交通條件比較好,雖然離城區遠了一點,但利用火車進貨更方便。“我們都集中到這里來了,市民自然會到這里來比較選擇的。原來我只有400多個平方米的經營門市,這次我投資200多萬元,經營場地擴大到3000平方米,我一點都不擔心生意。”瀘州市龍馬潭區永龍石材經營部負責人楊永龍底氣十足的背后,是看好這里交通便捷,經營集中成片,很快會形成規模。
新石材園區近鄰安寧火車站和長江黃金水道,搬遷入駐后業主可直接到石材原產地進原料,運費大大降低。同時,倉儲面積擴大,周轉減少,集中效應發揮,資源優勢擴大,為規范發展、提速發展提供了廣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