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締造出了璀璨般的文明,而這其中尤以建筑文化方面獨特的傳承和別樹一幟的風格格外注目。中式風格是以宮廷建筑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建筑的設計藝術風格,它氣勢恢弘、壯麗華貴、高空間、大進深、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造型講究對稱,色彩講究對比,且多以木材為主進行裝飾,圖案多龍、鳳、龜、獅等,精雕細琢、瑰麗奇巧。
中式風格相對來說造價較高,優點是綺麗瑰巧,有濃郁的文化生活氣息,缺點是缺乏現代氣息,與現代生活講究舒適自由的生活需求脫節。再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改革開放后大量仿西式風格建筑群的出現,讓曾經輝煌了數千年之久的傳統建筑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新中式建筑通過現代材料和手法修改了傳統建筑中的各個元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外貌上看不到傳統建筑的原來模樣,但在整體風格上,仍然保留著中式住宅的神韻和精髓。空間結構上有意遵循了傳統住宅的布局格式,延續了傳統住宅一貫采用的覆瓦坡屋頂,但不遵循守舊,根據各地特色吸收了當地的建筑色彩及建筑風格,能自成特色。
石材
新中式建筑總體而言可以歸納為兩大派系:北方的合院派和南方的園林派。北方的合院派建筑在外觀上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灰色坡屋頂、筒子瓦及一定高度的墻院圍合方式;材質上多選用地域色彩濃厚的灰磚,形成雄渾、宏大的氣勢;空間結構上則是盡可能多地設計庭院空間,以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圍形式。
南方園林派則以其“天人合一”的造園理念、精致的景觀和空間處理手法獨步天下。景觀營造手法借鑒園林中常見的景觀處理方法,如借景、漏景、對景、隔景等。白墻青瓦、高大的馬頭墻、飛檐是建筑中的突出特色。整體建筑形象可用“粉墻黛瓦”來形容,如同中國水墨畫,淡麗清雅,詩意油然而生。該派建筑多以蘇州園林為主要傳承對象,亭、臺、樓、閣、軒等也多仿造蘇州園林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