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市場觀察】大理石再陷“輻射門”!
2014年9月12日,“石材輻射說”再度被挑起。某日報社刊出《家居重細節 遠離致癌物》一文,文章中借海口市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文之口,道出“氡已經成為肺癌第二大誘因,它主要藏身于花崗巖、大理石等產品中。根據有關數據表明,平均每立方米空間內,大理石或花崗巖地板的氡含量升高100貝克,肺癌風險就增加16%。”
事實上,于2013年11月8日第十四屆水頭石博會上,由中國石材協會主編的《中國天然大理石白皮書(2013年)》正式發布,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就已義正辭嚴地為大理石“正名”。
然而短短一年不到,謠言再起。此文一出,便迅速被幾大主流媒體所轉載,幾天內點擊數高達數十萬,一時間輿論嘩然。不明就里的消費者聞石而色變,痛斥石材從業者大賺“黑心錢”,莫名陷入口誅筆伐的石材從業者則叫苦連天。
在此,暫且不去揣測《家居重細節 遠離致癌物》一文作者著文之意,不去深究其中的利益糾葛。只為還原事實真相,還石材從業者一個公道。
漫漫正名路
大理石的正名之路,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石材產業起步伊始,“大理石具有輻射將導致白血病”、“家裝采用石材需謹慎”等說法便多見于報端、坊間傳聞,未曾停歇。
盡管自2009年1月1日起,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發布的《關于調整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名錄(2009年)》公告,大理石及其制品不再列為出入境檢驗檢疫監管項目;
自2012年起,住建部便已對建筑裝飾標準中有關建材放射性的內容進行了修改,明確大理石不需要出具放射性檢驗報告;
2013年,中國石材協會、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三個單位聯合發布了《關于大理石產品對人體無放射性危害的通告》。
……
盡管在法律法規上,大理石的正名已取得大幅進展。然而,諸多的舉措仍舊未能打消消費者根深蒂固的“石材輻射”疑慮。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認為,“石材輻射說”之所以經久不散,主要源于裝飾裝修行業里一些利益集團的鼓動、國內少數幾家媒體大肆報道石材產品裝修引發的負面消息,以及國內相關標準的表述模糊等因素,使得“石材輻射說”甚囂塵上,這些不負責任的報道對市場的潛在影響不是暫時的,而是逐日發酵,愈演愈烈,搞得消費者人心惶惶,聞石色變,嚴重擾亂了石材市場的秩序。
“長期以來,我國住建部頒布的有關國家標準中要求進口大理石在入境時都必須出具放射性檢測報告,《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中也要求針對裝修時使用的大理石進行放射性檢測。但是直到2013年,這些條例廢除前,國內并沒有發現過一例大理石放射性超標的案例。”鄒傳勝說,“石材長年以來都蒙受了莫須有的罪名。我們必須站出來,引導普通消費者更全面、更理性、更科學地認識天然大理石產品,還大理石以清白,為石材行業營造一個公正、寬松的市場環境。”
白皮書
2013年11月8日,第十四屆水頭石博會上,由中國石材協會主編的《中國天然大理石白皮書(2013年)》正式發布,這是國內第一次以官方形式為天然大理石無輻射“正名”。
《白皮書》稱,從理化角度分析,天然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以及少部分的碳酸鎂、氧化鈣、氧化錳以及二氧化硅等,而這些成分并不具備放射性元素;從大理石的形成過程分析,其為地殼原有巖石經受高溫高壓作用而形成,不可能與放射性物質產生聯系。
出席白皮書發布會的國家石材檢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周俊興則告訴媒體,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天然石材其實就是一種地球原生物質,是對人體無害的綠色建材。
“近10年來,我國對市場上常見的上千種國產及進口大理石樣品都進行過放射性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所有被檢大理石樣品內照射指數普遍在0.06以下,天然大理石中放射性核素包括鐳-226在內3種元素的放射性比活度僅為國家標準A類指標的1/50,數值遠遠低于《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國家標準,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而檢驗數據顯示,即使是石材內照指數相對大理石偏高的花崗巖,數值也普遍在0.03到0.7之間,少部分花崗巖數值在1.3左右,按照國家標準歸入B類,但花崗巖一般用于室外,對于人體完全不會造成任何的危害。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我國關于大理石放射性的相關標準主要是2011年7月開始實施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其中,包括大理石在內的裝飾裝修材料被劃分為A、B、C三類。內照射指數γ在1.0到1.3之間,則歸為A類,其產銷與使用范圍不受限制;不滿足A類標準要求但同時滿足內照射指數在1.3到1.9之間的,則歸為B類,不可用于I類民用建筑(包括如住宅、老年公寓、托兒所、醫院和學校、辦公樓、賓館等)的內飾面,但可用于II類民用建筑的外飾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內、外飾面;不滿足A、B類裝修材料要求但滿足γ≤2.8則為C類裝修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飾面及室外其他用途。
反擊
白皮書發布會上提供的確鑿、詳實的數據,成為了此次石材人反擊謠言的利刃。
當《家居重細節 遠離致癌物》一文刊出,并迅速被鳳凰網、騰訊網等主流媒體轉載時,石材從業者迅速集結成團,第一時間針對該文的不實言論做出回應與反擊。
2014年12月27日,由南安市貝斯泰石業運營的“石材工作”公眾互聯網平臺,組織發起“天然環保石材不容抹黑,我不再沉默”全國性聯名聲援行動,并在短時間里,獲得國內超過千名石材人的響應。其中包括周維、致尊、宗藝、韋恩等上百家石材企業均轉發了由“石材工作”平臺發出的《天然環保石材不容抹黑,全國石材人不應再沉默》一文。
“我們一把聲援行動放到互聯網平臺上,便迅速得到了公眾平臺會員的積極響應。”貝斯泰石業總經理鄭輝章說,這個聲援行動效果極為顯著,在短短2天里,便獲得幾萬的轉發量,而且轉發的不僅僅是南安地區的石材從業者,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全國各地的石材人。
2014年12月29日,反擊聲援行動持續升溫。
在云浮青石會與率先轉發《家居重細節 遠離致癌物》一文的南方網交涉的翌日,國內各地石材行業協會紛紛開展商討會,響應青石會。
與此同時,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石材業商會迅速聯系行業權威檢測機構——國家石材檢測中心,出具科學嚴謹的法律依據,并委托律師事務所,針對刊出不實報道的日報社,出具律師函,對污蔑石材行業的言論進行強硬反擊。
2014年12月30日,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全聯石材業商會”微信公眾平臺發出《商會敢于擔當律師及時發函堅決反擊污蔑無辜石材的黑嘴》一文,再次得到全國數千家石材業者的積極響應與轉發。
至此,反擊“石材輻射說”謠言行動達到高潮。
面對媒體上的蓄意抺黑天然石材的行為,石材人選擇不再沉默,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了一輪強有力的回擊。
正名之路 任重道遠
這場愈演愈烈的聲援行動中,實質上正體現了石材人堅決反擊污蔑石材不實言論的決心。正如某參與聲援行動的業內人士所言:“一直以來,石材人基本上沒有在主流媒體上進行過有力的反擊,導致各種不實言論滿天飛。我們是時候站出來了!”
在這次的反擊行動中,石材人不再只是簡單地進行反駁。他們呼吁“各主要石材產區的各級政府,各級石材行業組織,石材協會充分重視石材輻射、空氣致癌等不實言論給行業帶來的傷害,促成各級石材協會組織在各地的媒體、電視、報紙、網絡投入資源,發布報道一些關于石材正面的、積極的、基于科學的報導,澄清不實謠言”。
呼吁整合全國石材工業的資源,以權威的科學數據為基礎,研究公關危機處理,討論如何建立長效的反駁抹黑機制,分階段、分目標,逐步消除和澄清石材輻射和致癌謬論的不良影響,還民眾一個基于事實科學的真相,為石材行業在家裝市場的發展盡一份力!
他們希望,能從源頭上,全方位、徹底地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酵。
“事實已經證明,一味地忍氣吞聲與妥協,只會讓謠言變本加厲,難以收拾,只會讓石材行業的市場環境越加惡化。”率領云浮青石會參與聲援行動的青石會會長劉真說道,“通過科學的手段已經證明了‘石材輻射說’純屬荒謬,在石材產業發展的關口,這個說法再度被挑起,這是對石材行業赤裸裸的侵害。所以這次我們充分汲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通過各方渠道做出反擊,不能讓石材業再次受到傷害!”
但他也坦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消費者對石材改觀,要想真正地消除對于石材的質疑之聲,還需要各界做出更多的努力。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石材行業未來仍是任重道遠。
時評
在此次事件中,石材人空前的團結是得以迅速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一味的妥協與忍讓只會助長不正之言。石材人切勿懷揣“謠言止于智者”的僥幸心態,要知道,智者畢竟少數,接觸石材的更多的是普通的消費者。
各級石材協會、商會、檢測機構以及廣大從業者應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做好宣傳和解釋工作,積極地澄清才能消除不實言論,如此才能還石材一個公道。石材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每個石材人的盡心維護。
來源:《海西石材》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