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青田,素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尤以青田石及其獨特的雕刻藝術聞名于世。名列中國四大名石的青田石雕 ,距今已有6000多年歷史。青田石雕產業發展至今,已形成年產值7.8億元、3萬多名從業者的規模,成為青田六大支柱產業之一。1995年以來,青田先后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石雕之鄉”、“中國珠寶玉石特色產業示范基地”。2006年,青田石雕還榮登“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于青田石雕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產業基礎,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開拓創新,于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國石文化 之都”的重要構想,怎樣讓石文化這朵名花在青田的土地上盛開?怎樣將青田建成中國名石的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易中心?一系列的問題與工作被列入了縣委、縣政府工作的重要議程。在省、市委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全縣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工作迅速開展。
辛勞四載,終見芬芳。今年4月29日,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開幕式在浙江世貿中心隆重舉行,中國輕工聯合會綜合業務部主任崔毅代表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聯合授予青田縣“中國石文化之都”稱號。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德水親自授牌。青田縣人民政府縣長徐光文、副縣長鄒春平參加接牌儀式。
悠久歷史
奠定石文化底蘊
青田石雕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工藝精湛,名聞天下,歷史悠久,其起源可上溯至距今6000多年的“崧澤文化”時期,作品因材施藝、因色取巧,雕刻技藝精湛細膩,尤以鏤雕技藝見長。作品題材廣泛,魚蟲花鳥、山水人物,精雕細刻入石中,栩栩如生出畫來,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人類的精神思想巧妙融為一體,實屬藝術百花園中之奇葩,堪稱中國工藝石雕 之經典。
作為“中國四大名石”之一的青田石,質地溫潤、脆軟相宜、色彩豐富、紋理奇特,既是石雕藝術的理想石料,又是篆刻藝術的上佳印材,被譽為“印石之祖”,備受歷代文人雅士推崇喜愛,結束了沿襲20個世紀的銅印時代,開創石章時代,引發了中國篆刻史一場用材大革命。同時,青田石還見證了一個國際級的印學社團——西泠印社崛起的春天,國畫大師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也多用青田石治印。此外,青田石雕還與“敢闖敢冒、與時俱進”的青田人飄洋過海,造就了一個聞名遐邇的僑鄉;與一代帝師、千古人豪劉伯溫同出靈秀之鄉,名譽千秋,成為青田人智慧的象征、地域文化的化身。
青田石雕作為一門獨門獨戶的藝術門類,內涵十分豐富。于是青田石雕文化的學術研究也應運而生:2002年,成立了石雕研究中心,每個季度出版專業研究青田石雕的刊物——《青田石雕》雜志,幾年來共搜集整理、編印出版《青田石雕志》等60多部石雕理論專著;2008年,開通了全國首家專業研究青田石文化的門戶網站——中國青田石網,瀏覽人數達1000多萬人次;今年1月建立了西泠印社青田印學研究基地,成為西泠印社在國內的首個印學研究基地,并召開青田石與西泠印社研討會,重視青田石在印學文化中的地位,開展學術交流和理論研討,促進“印石之祖”文化的復興……這一系列的工作極大地提升了青田石雕文化意韻,形成了青田石雕行業新的競爭優勢,并為“石文化之都”的創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多措并舉
推進石文化 產業化發展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縣委、縣政府日漸重視石雕業的發展,致力于打響石雕特色品牌。自1992年至2008年,青田先后舉辦了三屆“中國·青田石雕 節”,并于2001年在山口鎮創建“中國石雕城 ”,使“讓石雕告訴世界,中國有個青田”的口號響徹大江南北。同時,積極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浙江省精品展”、“杭州西博會”等展示、組織第二屆石旅游工藝品交易會等。不斷加大外宣力度,先后與中央二臺《藝術與投資》、中央四臺《走遍中國》、中央八臺《走入幕后》、經濟日報、浙江日報、浙江電視臺、麗水電視臺、溫州電視臺等媒體合作,對青田石雕進行常態和專題報道500多次(條)。
在石雕文化產業的培育與挖掘方面,縣委、縣政府也下足了功夫。自2001年以來,縣財政和社會各界投入石雕文化產業項目基礎工程建設經費累計達到5億多元,其中,投資3億多元在縣城水南、山口鎮建立兩大專業市場——中國石雕城和中國石雕工藝品市場;投資1.2億元建設水南石雕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中國最大的石雕加工產業集群。并投資5000萬元建成青田石雕博物館 ,成為國內集收藏、展示和研究石雕藝術的重要展館,在山口千絲巖建設以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公園。2009年,以“青田石雕博物館”為中心,結合“中國石雕城與青田石文化主題公園”等石文化產業基地,開辟4A級“青田石文化之旅”,讓石雕文化和旅游業相結合,延伸產業附加值。據統計,開發以來,該線路游客比往年遞增2.5倍,石文化產業年產值從上世紀末的2億多元躍至現在的7.8億元。
同時,嚴格執行“青田石雕證明商標使用證書”準入標準和收費標準,定期深入石雕市場開展打擊偽劣石雕作品、偽造證明商標等侵權行為。從2003年開始,完成制作證明商標3.1萬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解決石雕經營戶融資難問題,2009年3月我縣又推出石雕抵押貸款業務,貸款金額達2億多元,青田石雕抵押貸讓石雕資產得到合理流轉,解決了石雕行業融資難問題。并加強礦山企業管理,推進礦山合理有序開發,積極籌建原石市場,探索青田石原石拍賣機制。
此外,還成立了石雕研究中心,輸送500多人次到美院高校深造。成立“青田縣石雕藝術學校”,以3+2模式與中國美術學院聯合辦學,提高石雕從業人員藝術素養。建立了西泠印社青田印學研究基地,是西泠印社在國內的首個印學研究基地。目前,我縣共有石雕從業3萬多人,擁有工藝美術師以上職稱的有300多人,其中有國家級大師7人,省級大師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高中初搭配、老中青結合,創作、經營和研究分工合理的梯隊式隊伍,基本滿足石文化發展的需要。
這一系列的工作構建了“中國原石市場——青田石雕加工園區——青田石雕博物館——青田石雕藝術學校——中國石雕城”的產業發展鏈條,培育了一批民營石文化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巴林、壽山、昌化等知名彩石和其它玉石來青田建立交易場所,形成了國內最具鮮明特色的產業結構,有力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
目前,我縣已委托浙江省經濟研究所制定青田石發展規劃,下一步,中國青田原石交易市場、青田石國家礦山公園和大師藝術館群等項目將規劃建設,青田石雕工業園區要打造成浙南最大的寶玉石市場——青田國石文化城。在這里,青田人廣集世界之石,以青田石雕之技藝攻他山之石,在這里,世界之石集聚一堂,其本身得以最佳的體現。
開拓創新
譜寫石文化 新篇章
2006年縣委、縣政府提出“弘揚青田石文化,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的初步目標,2008年,出臺了《關于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創建“中國石文化之都”的戰略目標,創建“中國石文化之都”工作也被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多次專題研究創建工作。縣主要領導每年多次調研“石文化之都”創建工作,做到親自做動員、親自作部署、親自抓落實、親自解難題、親自抓細節、親自抓督查,通過上下的齊心協力,使“中國石文化之都”的創建工作成為一項全民工程,有效鞏固和發展了創建成果。
在創建中,縣委、縣政府重點做好了三大保障:一是組織保障。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由政府職能部門——石雕行業管理辦公室全面負責創建工作。二是經費保障。縣政府每年安排石文化產業保護發展專項資金不少于500萬元,用于市場培育、人才培養和石文化研究等中心工作。三是政策保障,出臺了《關于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的決定》,明確相關職能部門任務,對創建工作特事特辦,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優先、優質服務。
同時,自“中國石文化之都”創建各項工作開展以來,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這給“中國石文化之都”的創建注入了強勁動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青視察期間,專門考察了石雕文化產業區;省委書記趙洪祝,副省長王建滿,市委書記陳榮高等領導都專題調研過石雕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2009年12月,我們將關于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的具體做法和成效上報省政府,省委常委、副省長葛慧君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
如今,人們能明顯感受到創建工作給青田帶來的巨大變化。建成國內集收藏、展示和研究石雕藝術的石雕博物館;縣城水南、山口鎮兩個專業石雕工藝品市場的建立;建設千絲巖以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公園;創辦石雕藝術學校,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和專業技術隊伍的建設;“青田石雕 ”特色品牌打響……為青田石文化產業的綜合實力的提升壘高了臺階。
春天是希望的季節。在全縣上下共同的努力下,今年4月2日至3日,經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輕紡辦處長楊明賢等10位行業內專家組成的國家考評組的考察和評議,認為,青田石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青田縣委、縣政府對石雕產業非常重視,出臺實施了鼓勵支持青田石雕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青田縣石雕技藝人員力量雄厚,同時青田還規劃興建了石文化主題公園,當地還構建了較為成熟的石文化產業鏈。因此,青田已經具備了授予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條件,專家考評組成員一致同意向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推薦,授予青田“中國石文化之都”榮譽稱號。
“中國石文化之都”的創建,翻開了青田石文化嶄新的一頁,也將在中國石文化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青田人以弘揚石文化為己任,以獨特的華美篇章抒發“石不能言最可人”的豪邁情懷。
青田石雕博物館 于2006年11月開館,是一所集中展現青田石雕文化的博物館,也是全國首個石文化主題博物館。館藏設計由原石館、中國印石館、石雕珍品館等三部分組成,收集了五代六朝以來的400多件青田石雕珍品,集中國四大名石的收藏、研究、鑒賞等諸多文化和科研功能于一體。
青田石雕工業園區位于水南,2007年正式開園,總建筑面積為7600多平方米。該園區的建成有力地推動了青田石文化產業的集約化發展,目前園內集聚有2千余人從事石雕行業的創作、加工和營銷的人員,是我縣石雕加工生產的一大主陣地。
中國石雕城 位于青田石雕文化發源地——山口鎮,于2001年10月7日落成開業,由石雕市場和石雕精品館兩部分組分。中國石雕城的建成使青田有了上規模、上檔次的石雕文化信息交流、人才培訓、珍品展示、精品交易、石材集散及旅游購物的一流平臺,為弘揚青田石雕文化和促進青田石雕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6年,青田被評為“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2006年,“青田石雕”榮登“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96年,青田被命名為“中國石雕之鄉”
1995年,青田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4月29日,青田被授予“中國石文化之都”稱號,縣長徐光文、副縣長鄒春平參加接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