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8月11日下午,南安市市委書記王春金帶隊到水頭鎮就相關建設項目的實施情況展開調研,行程落足點首先到達324國道旁的閩南第一建材市場。王春金指出,閩南第一建材市場創立至今近20年,未來要結合水頭鎮總體規劃,統籌推動市場轉型提升,在功能定位、產業布局等方面通盤考慮,引導產業提檔升級,以此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從低端走向高端。
眾所周知,閩南第一建材市場以進出口條板、人造石、異型、圓柱等石材及周邊產品交易聞名。浮光掠影中,作為水頭老牌石材交易中心的閩南第一建材市場將迎來怎樣的變化?在政策尚未明確之前,答案不得而知。但調研組此行不僅考察了閩南第一建材市場這一業已悠久的建材批發市場,同時還前往海西石材城、五里橋休閑河畔等濱海片區進行深入調研。從舊有市場到新興產業園,政策關照之下,水頭條板市場格局是否潛藏著蛻變的趨勢?
水頭條板市場集群記
一船土耳其進口花崗巖于廈門石材交易口岸卸貨,在碼頭重新裝載上車后一路東行,沿324國道進入水頭,在福山工業區切鋸成片便待價可沽。在這個赫赫有名的石材商品集散重鎮,它極有可能被四個市場分食,分別是:閩南第一建材市場、中閩石材商城、海西石材城,及以散戶為主的江崎村“條板一條街”。
海西石材城花崗巖精品市場
以上是筆者的臆想,但在思緒蕪雜中卻整理出了一條脈絡,即“一帶一路”上的水頭條板市場?!耙粠А币鉃樗^石材交易中心地帶,這里商戶云集,生意往來頻繁,即便在市場漸頹的當下,它亦尚未收縮往日的觸角;“一路”指的是324國道-世紀大道-濱海大道沿線,從閩南第一建材市場右拐,隨后南下,沿途先后可經中閩石材商城、江崎村,最后到達海西石材城;如有需要,亦可直接經海西石材城繼續西行,通過石井、翔安大道等地,再將貨物運回廈門石材交易口岸。這“一帶一路”不僅是水頭條板市場的版圖,同時能夠輻射到官水石三鎮石材生產、加工、貿易等環節。這樣的清晰布局不僅得益于政府對水頭道路交通的規劃及市場的引導,還有賴于石材商戶對于集群交易的先見之明。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后,南安市花崗巖開采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許多人就近在當地礦山上挖到了第一桶金,并吸引更多的外地商戶來到南安進行石材采購及加工工作?;貞浧甬斈?82礦山的開采盛況時,石井人老王不無感慨地說道:“從前大家都是普通農戶,后來石材經濟發展起來了,好些人搖身一變成了小加工廠的老板。在石井加工石材,再就近運到水頭銷售的‘前店后廠’模式就是那時候形成的。”
但隨著南安建材業的迅猛發展,缺乏統一的市場調控管理功能、松散零亂、無序競爭的水頭建材批發市場,已遠遠不能滿足建材產品日益擴張的巨大交易需求。為促進當地建材企業的轉型升級,帶動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1999年5月18日,閩南第一建材市場正式亮相。這樣一個將建材及輔料產業歸并為一處的專業市場既是政策召喚,又是民心所向,也代表著水頭條板市場專業化的第一步。
中閩石材商城條板區
然而,機器運轉久了,常有零件生銹及老化等問題產生。繼閩南第一建材市場后,新的條板市場還在不斷出現。2006年,中閩石材商城橫空出世;2014年,旨在打造國際石材現代綜合服務平臺的海西石材城成為水頭石材界新貴,并以500間條板商鋪的容量備受石材商戶及投資界矚目。
每一個新興市場都是在彌合原有市場缺陷下產生的,從店面、通道,再到配套設施及服務,人性化及制度化成為新市場的主打招牌,甚至在優惠政策上,也各有各的高招。水頭條板市場從單一商鋪聚集到多元化的競爭趨勢,由此可見一斑,但從未被世人懷疑的一點是:只有人氣才能帶動生意。
水頭條板市場分流記
在尚未實地考察前,筆者曾受“閩南第一建材市場一百多家商鋪相繼關閉”的傳言蠱惑。雖然這種說法經過考證不攻自破,但經濟下行壓力下,石材圈內這種相驚伯有的現象顯得既滑稽又悲涼。謠言的漩渦不知從何處追究,但它所指向的風口十分明確,即水頭條板市場的輝煌不再。
閩南第一建材市場
“無風不起浪?!弊咴L中,有業內人士向《海西石材》雜志表示,在閩南第一建材市場最繁榮的時候,載貨的貨車、運輸的叉車、私人用的轎車,以及商賈往來的人群常常將道路圍堵得水泄不通,“但現在貨車甚至可以輕松地在建材市場里面掉頭了?!睉蛑o間,這位石材人流露出一絲無奈。
“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強弩之末,受連帶關系影響,石材生意也逐漸蕭條,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不愿具名的閩南第一建材市場商戶小孫對《海西石材》雜志說道,他入行的五年見證了這個市場由極盛轉為平淡,“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忙不過來,現在行情不好,也就把之前聘請的人手辭退了,自己撐起來?!?
老牌市場境況如此,新興市場又如何?中閩石材商城運營總監陳少博介紹:“現在信息太透明了,如今在水頭只有優勢品種才可以做下去,原先占本地條板市場80%比重的國產花崗巖已經逐漸萎縮了,工程量大的訂單會直接走礦山發貨,而不會再經過水頭?!?
一是不可逆轉的大環境頹靡態勢,二是國產花崗巖交易地點的轉移,在雙重夾縫中,水頭條板市場的往昔崢嶸逐漸暗淡。
至于江崎村的“條板一條街”,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在這一千米左右的狹長村道上,左右兩側密集排列著多家條板商戶,而他們的招牌,無一例外的寫著“XX進口花崗巖”。各色條板散落在門庭,甚至以一桿竹竿晾曬著剛浣洗的衣物,“無序、緊湊”,是對這個自發形成的條板市場的第一印象。附近居民表示:“會來這里的采購者一般是為了買單片或者散裝的條板,而且以本地消費者居多,方便做成家裝的門套、踏板等?!?
在狹長擁擠的道路上,江崎村“條板一條街”以其獨有的特色存在著。
相比之下,與其同處在濱海片區的海西石材城條板市場則在井然中透出恢弘之氣。“作為區內產業基地中最大的石材園區,海西石材城專注做服務,致力于打造綜合性服務市場平臺。海西條板市場的優勢在于:市場大而規范;道路寬闊;物業配套管理到位;物品擺放標準統一;樓層挑高,采光度佳等。在園區內,顧客不僅能一站式采購工程所需的石材品種,并且采購商的交易談判環境、物流服務、法律服務、報關服務等都可以得到滿足,并且葆有金融配套服務的獨特優勢?!焙N魇某菞l板市場負責人陳海燕告訴《海西石材》雜志,自海西石材城規劃建設之日起,便已做好承接水頭石材產業向新興工業區轉移的準備,力圖打造全新的南安石材CBD。
三足鼎立之勢形成,新舊交替之間,前瞻者已付諸行動。在去年海西石材城的客戶答謝尾牙宴上,出席的嘉賓除了大理石、花崗巖市場商戶及掌握礦山資源的石材人外,還新增了許多白皮膚、黑皮膚的面孔。“近年來,南安市高度重視工業產業發展,大力培育并推動石材產業轉型升級,倡導‘石材業CBD’商業模式的海西石材城轉型優勢日益凸顯,備受海內外推崇,也吸引了眾多優秀石商聚集到這里?!标惡Q嗳缡钦f道。
蝴蝶不知道是否扇動了翅膀,但颶風已經來襲。從682礦山封礦時起,與之相繼偃旗息鼓的不止是開采設備的轟鳴聲,還有當地條板市場的萎靡。對于支柱產業的救贖,政府及行業中的石材人向來是不遺余力的。轉型升級、科學規劃、綠色環保,口號從未停止,攜手并進的旗幟也從未倒下。政策導向、市場出力、產業集群,多重努力下,水頭條板市場不會消失,它只是需要一段時間在改革的陣痛中舔舐傷口,重新出發。
來源:海西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