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根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土耳其中央銀行當地時間19日對外發布消息稱,所有于本月18日通過該銀行支付從中國進口商品費用的公司,均以人民幣進行結算,這是自2019年中土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后,土耳其首次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這是一件大事,因為這意味著,接下來中國石材人購買土耳其石材荒料,也能使用人民幣了!持續下去的結果是,土耳其國家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份量必然增加。
土耳其央行表示,以人民幣結算將“進一步加強土耳其與中國之間的金融合作”。同日,土耳其電信也發表聲明,同樣將使用人民幣支付從中國進口商品費用。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土耳其中央銀行續簽規模為120億元人民幣/109億土耳其里拉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一年多后,土耳其央行才宣布土耳其在進口中國貨物直接以人民幣進行結算,這無疑代表在全球的新冠疫情疫后,土耳其國內極看好“人民幣相對堅挺”的表現,這也是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有一定的促進。這對人民幣來說,的確是一個“好消息”。
近期土耳其政府大力倡導使用本幣開展雙邊貿易結算。此前,土耳其貿易部部長魯赫薩爾·佩克詹曾表示,希望土耳其和中國繼續推動雙邊國際貿易中的本幣結算。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在雙邊貿易下作為風險低和堅挺的計價貨幣將贏得更多中土貿易客戶的青睞,預計未來土耳其人民幣結算量將進一步擴大。
關于“本幣互換協議”
一為促進兩國(地區)間貿易往來;二為增大兩國相應的外匯儲備,穩定兩國與地區外幣的匯率;以備不時之需。三是兩國企業在貿易中可以使用本國貨幣進行交易,規避使用國際上匯率波動較大第三方貨幣,比如美元、歐元與日元等造成的損失。可使參與本幣互換的兩國企業免受“第三方匯率”波動過大而造成換匯的損失。
如中土兩國的本幣互換協議金額為“120億元人幣/109億里拉”。協議簽署后,兩國央行將分別指定一家專門的銀行賬戶,相互給對方指定的銀行賬戶打入協議規定的本國的貨幣金額。兩國被指定的專門銀行賬戶,則為兩國企業的進出口提供指定的本幣“換匯服務”,這樣顯然更好地促進兩國的進出口交易。
而本幣互換協議規定的“人民幣跨境交易結算”方式,當然主要針對國家間“大宗貨物貿易”而言的,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一個過渡與方向之一,這與在各國民間“人民幣自由流通”是不同的概念。
中國從2008年開始實行“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先從上海、珠三角部分城市,與港澳地區進行貿易結算開始推行的,繼而推廣到“廣西與東盟地區貿易結算”中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可有效規避“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國際貨幣匯率波動所帶來的結算風險。
自2008年以來,中國與各國的本幣互換協議中使用的人民幣總額度共累計了4萬多億元。至2019年5月30日止,中國至少已經與全球33個國家、地區曾簽署過本幣互換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