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自然界是變化多端,豐富多彩的,為人類創造了美麗的風景。石材的美,正是來自其不規律的顏色與紋路,千篇一律從來不是它的風格。它們每一道不同的痕跡,都承載著大自然演變的蹤跡,都有著不平凡的過去,或壯闊;或舒緩;或猛烈;或寧靜,但絕不是瑕疵。
圖1~圖3拍攝于同一個地點,只是時間上稍有不同,天空的云彩卻如此變化莫測,一會兒是白云飄逸,一會兒是烏云翻騰,展示著云彩的多姿多彩的美麗。
圖3
天然石材正如那變幻莫測的云彩,以億年自然的精華形成的動感的紋理,如飛天的蒼龍,昂首長嘯;如蛟龍蹈海,攪起驚濤駭浪。看天然石之紋理,如果觀一幅虛無飄渺的山水畫卷,美不勝收!
圖4漢白玉紋理如起伏的山巒,雖然起伏還不夠挺拔,但卻蓄奔涌之勢,動感極強。
圖4
圖5石材紋理如“鐘山風雨起蒼黃”之勢,好似一場狂風暴雨席卷大地,動感更加強烈。看之心隨波動,融入畫面之中,直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非丹青妙手可畫之。
圖5
圖6如兩縷緩緩升起的炊煙,繚繞升騰在白云和群山之間,意境深藏、雋永,耐人尋味。
圖6
天然石不僅有云彩飄逸,山巒起舞之韻,同樣兼具小溪流水,河水潺潺之音。
圖7水流的狀態是這樣的,清風徐來,漣漪起伏。圖8的紋理的動態猶如水波前行,蜿蜒逶迤,流向遠方。
圖7
圖8
圖9石材的紋理洶涌澎湃,猶如大河上下,滔滔不絕的感覺。
圖9
圖10如山間的小溪千回婉轉,彷徨不前的感覺,好似前方遇到了巨大阻力,削落了水流的力量,水流在回旋搏擊。
圖10
圖11小河彎彎向東流,奔向大海不停息。彎彎的紋理猶如日夜不停流淌的河水,回歸大海的懷抱。
圖11
圖12藍藍的天空白云飄,與真實的景象太象了,場景實在美麗。
圖12
圖13紋理猶如颶風來臨,橫掃大地;烏云席卷,江河奔流的場景。
圖13
圖14紋理波濤連綿起伏,一浪翻過一浪。
圖14
圖15大海洶涌澎湃,有卷起千堆雪之勢,場景奔騰,氣勢磅礴。
圖15
圖16石材名稱“驚濤拍岸”,對照照片認真思索還真有這種意境,起伏的紋理猶如水中的浪花在跳動,敲打著河床和河岸。
圖16
圖17石材名稱”紅河谷”,名字極其貼切,這是條動態感很強烈的河谷,不是靜態的, 猶如湍急流淌的河流。
圖17
圖18、圖19利用石材斜紋進的特點打造出有螺旋上升感的圓柱,使靜態的圓柱有了動態的感覺,成為動態感十足的圓柱,有氣勢、有活力了。
圖20利用木紋玉波浪起伏的紋理沿墻面方向鋪貼,使靜態的墻面演變成動態的墻面,裝飾的意境改變了,令人看了心動神悅了,有了藝術性了。
圖20
石材的紋理簡直太神奇了,本文所介紹的僅是石材龐大家庭成員的“滄海一粟”,還有數不清的石材有這種動態的紋理,這是任何裝飾材料所不能取代和超越的。但不知什么時候起色差這個詞和石材掛上了鉤,許多人認為色差、色斑、色線這些都是品質差的代名詞。
可真的是這樣嗎?
色差恰恰是大自然對人類最大的饋贈,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材料是設計的基礎,設計師將各個元素串聯起來,賦予空間更多的氣質和品位。對于有閱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設計師來說,天然大理石色差就是“寶”。
在這些材料中,我們會常常運用到天然大理石。當我們給客戶交付大理石類軟裝家具時,常常會遇到以下問題:
①色差
②裂紋
③結核、砂眼、孔洞
④色斑色線:與基本顏色、花紋不協調的條紋狀、條帶狀或斑狀物質
自然造物,不拘一格,天然石材是在自然環境中,經過至少上億年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加上地質運動演化而形成的。俗話說: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世界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塊石頭。
其實消費者既然選擇了石材,很大程度上說明他們喜歡天然的東西。而這時候我們卻要用人造的標準來要求天然的造物,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而且,色差非但不是瑕疵,往往是造就經典的重要因素。
上海世博會 意大利館
上海外灘建筑群
梵蒂岡 圣彼得堡大教堂
西班牙薩莫拉省辦公廳
看到這些經典的建筑,你是否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會有用色差來衡量石材的好壞的標準?又是誰在拒絕色差?
是消費者嗎?
未來市場的消費者主體是受現代思想與審美沖擊的80后、90后。他們不再迷戀對稱與統一,而是張揚個性的一代。所以色差在他們眼里不會是缺陷和次品,而是另類的風格和意外的驚喜。
是設計師嗎?
有人說色差石材排版比較麻煩,所以設計師們不愛用,這絕對會分分鐘被設計師們打臉。毫無差別的石材怎么體現設計師的水平,設計師們怎么會自廢武功呢?
是采購商嗎?
采購商雖然是最終挑板的人,但是他們沒有理由拒絕色差,因為如果消費者和設計師都能接受色差石材的話,采購商又何苦給自己找麻煩,挑板可不是件輕松的活兒。
是石材人自己嗎?
再說石材人自己,就一條,就足以讓他們成為最希望色差被接受的人群。成本!要知道那可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因為色差造成的成本提升,絕對是令他們“心疼”加“肉疼”的。
看到這里,你會發現沒有誰是主謀,可是石材紋理色差長期以來就是被當做瑕疵、次品。
但幸好,越來越多著名的石材色差工程,都在傳遞一個信息:石材紋理色差是最能創造經典的,也是最不會過時的裝飾潮流。
天然大理石紋理和色差最大限度的展現出了大理石的最大的魅力之處,天然的“紋理色差”,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最自然最純正的美。
作者: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