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買進荒料賣出精品
從行業的自身特點分析,石材生產因無絕對的技術優勢可言,企業盈利的關鍵點是對荒料資源的掌握和控制,故現在有實力的企業往往是在國內市場上收購荒料,通過這一招來實現資源掌握,保證企業盈利,保持競爭力。
石材在泉州建材界舉足輕重,石材業的發展路子發生了變化,已從過去對本土礦石的開發,轉化為新的市場拓展模式,如從美國、加拿大、意大利、韓國、印度、西班牙、埃及、南非、土耳其、伊朗等國家和地區進口荒料名石,經過深加工成精品后再銷往海內外市場。
海外“占山頭”采礦
與國外廠商簽訂供貨協議,從而確保自己的生產資源,這是大部分石材企業海外擴張的最初形式。到現在,很大一部分企業又進入到合資開礦的戰略開發階段。通常的做法是,取得當地礦山開發資格,盡可能多地控制資源。
以明超石業為例,該公司在菲律賓與當地華人合作開采礦山,其原材料不僅可以供應給該公司加工,還可向同行批發;南安忠誠石業已在坦桑尼亞和肯尼亞成功落腳,開采非洲大陸豐富的礦產資源。
到境外加工貿易
目前泉州石材企業的原料大多是從國外進口,在泉州加工生產之后再賣到國外,繞了這一圈,不但手續繁多,成本也提高不少。為此,一些企業選擇走出國門直接面對國際市場,進行加工貿易,{HotTag}即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市場,結合南安石材企業擁有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比較優勢,在國外各地就地取材加工、生產、銷售。此舉不但可以規避稅收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還可能享受當地的出口稅收優惠。
2006年福建省匯文石材有限公司與摩洛哥有關方面簽訂了投資意向書。匯文石材有限公司將在摩洛哥建立石材采掘、加工企業,首期投資額為3000萬美元。簽約5年后,匯文石材有限公司總投資額將達到5000萬美元。此外,日升石業有限公司、恒隆石業發展有限公司也分別在美國、澳大利亞投資設立公司。
事實上,在坦桑尼亞、肯尼亞、韓國、越南、印尼等14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泉州石材企業的影子。它們以合資或獨資企業的形式出現。目前,僅在非洲,至少就有5家泉州企業投資設立了8個石材加工廠,總投資額接近1億元。
群體投資起步
南安程輝石業有限公司等5家民營企業應韓國木浦市建筑石材物流中心的邀請,以集體的方式投資開拓韓國市場,韓國方面為其提供人員簽證、注冊、租賃場地等服務。
這5家企業采取“前店后廠”的方式,在當地租用20家店鋪,開始從尋找貿易途徑變為選擇投資方式切入當地市場,節省了許多中間環節,有效提高了出口產品的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