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據港媒報道,青島港董家口港區規劃開發建設6個大型開散式碼頭,重點工程的全球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 頭和45萬噸級油碼頭正在建設之中。
該港口被交通運輸部充分肯定,并列為全國首個“地主港”的創新試點。
報導稱,董家口港后方是約8.7平方公里散貨作業區,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散貨作業區。優先啟動的大宗散貨區與液體化工品區共分配了13個泊位,均有足夠的運量保障;尚余33個泊位,包括4個40萬噸以上的大型泊位,為未來可持續發展預留了充足的空間。
青島市董家口港區位于青島市南翼的膠南市轄區瑯琊臺灣,三面環海,規劃碼頭岸線長約35.3公里。近海水深平均15米,離岸1000米,水深可達20米,常年不凍不淤,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沿黃河向西延伸,貫穿河南、河北、山西、陜西、新疆等經濟腹地總面積約87.3萬平方公里,為港區經濟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根據港區戰略發展研究,港區建設將分3個階段進行,至2030年港區總吞吐量將達到1.92億噸:第一階段(2010至2015),以“為膠州灣干散貨遷移與臨港產業發展提供運輸保障”為導向,初步建成鐵礦石、原油、煤炭等大宗散貨的海運直達、中轉聯運運輸體系。第二階段(2016至2020),以“建設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為導向,初步確立董家口港區散貨中轉樞紐港的地位。第三階段(2021至2030),以“建設融綜合物流、商貿流通、現代服務業、臨港工業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國際化港口”為導向,發展臨港工業,完善現代港口產業體系;以鐵礦石、原油、煤炭等大宗貨物的集散與中轉為抓手,以穩定的航線為基礎,形成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環渤海灣乃至全國的港口布局。
董家口港區作為國家樞紐港──青島港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何種開發模式至關重要。青島市委市政府,借鑒參考了世界地主港發展的成功經驗和不足,結合國情和青島實際,在強化政府管理和公司制管理兩種形式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將其有機融合起來,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青島港口全面發展的新思路,即“政府主導、公司市場化運作”的地主港模式。“政府主導”建立一個權威、高效的運作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