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近年來,我國石材業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在東部沿海地區,一大批石材 企業無論是從石材產品加工工藝、生產規模、產品質量、技術水平和石材裝備 的設計和制造等都可與國際相媲美。
在石材業不斷發展的同時,石材資源也在不斷的減少,石材也越顯得金貴。在通山巨大的石礦資源引來了無數的石材業的入住。他們生產的超薄板、大規格毛板、光板等不僅不僅在暢銷國內外市場,而且規格板、板巖、文化石 、復合板 等石材產品還打入了美國大型超市。依靠著龐大的礦石資源 ,石材業順利的發展是必然的。
然而,除少數規模較大的石材企業之外,通山的大多數石企的現狀卻令人憂慮。在通山,多數企業規模小、工藝技術及機械裝備水平低,“狗頭鋸”、手扶式磨盤機等一些生產效率低、質量難以保證的落后加工機械仍在大量使用,加工區外被廢棄的石材邊角料堆積如山,靠“吃資源”存活的現象相當普遍。更令人擔憂的是來自觀念上的滯后,通山一些石企老板甚至至今還抱有“企業規模越大成本就會越高”,“狗頭鋸更適應邊角不規整及小規格荒料的鋸切”的觀念。在近日通山石企與山東石企聯誼會上,通山石企一些老總表露的以上觀念,著實讓與會的行業領導、專家及山東大型石企代表愕然。
筆者認為,改變落后的管理方式、更新落后的加工裝備、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固然重要,而在相同條件下,面對摒棄落后的、作坊式傳統石材業,建設現代石材業的重任,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就顯得更為關鍵了。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會長鄒傳勝曾在新疆等地石材產業 集群發展論壇上反復強調:面對新的形勢,中國石材業的發展必須明確新的指導思想,那就是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現代石材業。現代石材業應該是礦山開采與石材加工機械化、智能化的,石材產品標準化、規格化、功能化的,企業管理科學化、行業管理規范化的,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國際化的石質材料與制品加工業。各地石材企業在學習借鑒廣東、福建、山東等地石材產業集群發展經驗時,不要跟在后面模仿、追趕,而應實施超越戰略,應根據我國石材業適應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堅持科學發展,實施產業升級。
毋庸置疑,當年通山石材業的輝煌是憑借資源優勢和創業精神創造的,隨著世界范圍資源成本的加大和通山更多優良品種石材資源的開發,新的發展機遇又一次擺在通山石企的面前。
轉變舊觀念讓石材業走上發展大道
放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山東、廣東、福建等地石材產業集群發展的軌跡說明,“創新”是企業進步的靈魂,“創新”意味著對各種桎梏和阻力因素的“革命”。只有敢于創新,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主動。如今,我國石材企業間同質化競爭趨于白熱化,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不耐煩”求新求變求發展,而是一味以低廉的價格取悅于客戶。如此一來,這種類似于“螞蚱也是肉”、“小富即安”的做法,不僅嚴重阻礙了石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到頭來也害了自己。誠然,在當今經濟社會,企業都離不開同業競爭。而利潤空間、發展空間的縮小,絕不能“歸罪”于競爭!企業陷入“同”的困境是因為缺乏“異”,缺乏求新求變的創新精神。因此,僅靠“吃資源”則不能為企業開辟更為廣闊的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當地新開發的珍稀品種如珊瑚紅、荷花綠、金香玉等僅賣到每平方米100多元,而啡網等傳統產品甚至賤賣到40多元。這是產品定位不準、小企業間同質化惡性競爭和產品加工質量水平不高等因素導致的直接后果。
通山想要做大做強石材業,使得這些礦石資源得以最大價值的利用,就必須拋棄舊觀念,實施產業升級,引進科學管理機制以及先進的技術及設備,建設現代化石材才可以讓石材之路走的更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