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十二五”即將啟動,18日,晉江第十一屆黨代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可以預見,接下來的五年,在晉江市委、市政府的有為領導下,晉江將建設成為綜合實力強、民生質量高、發展環境好的現代產業基地、濱海園林城市。
【生態篇】
亮劍治污見成效 晉江環境在變“水”
如果說鳥兒是大自然環境最敏銳的監測員,那么在九十九溪梅嶺一帶的農田里,成群白鷺、牛背鷺等鳥類的“翩翩起舞”則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給我們它們樂意在此安居,因為晉江的環境正在變“水”。
從鳥兒身上,在東石井林村養牛養馬幾十年的許老伯也感受到了晉江的環境正在改變。
“二十幾年前,這里的鳥兒種類數不勝數,但后來經濟發展了,環境污染了,鳥兒就越來越少了。可喜的是,大家意識到自然生態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政府一系列鐵腕治污行動取得成效,尤其這幾年來,鳥兒又飛回來了,而且一次比一次多。”許老伯笑著說道。
亮劍治污顯成效
夕陽,綠草如茵的田地里,老人牽著牛馬,成群的牛背鷺棲息在田里,時而展翅而飛,好一幅愜意的田園風景,不禁讓人贊嘆!
視覺感官的背后,有一組數據更能說明晉江市委、市政府亮劍治污的決心與成效:
“十一五”期間,晉江共立案查處企業環境違法行為500余件,處罰近1800萬元,取締小電鍍、小制革、十五小等企業374家(次),有效震懾環境違法行為;近海水域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已完成投資21.23億元(截至12月8日),近海污染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169家建陶企業已有163家完成整改并驗收合格,6家沒有如期完成整改,全部責令停產并進行關閉;打擊取締、關停石材企業500多家次,罰款300多萬元;17家市區“退二進三”重污染企業搬遷入駐安東園區;對化工、印染、制革、造紙四個行業83家企業實施停產整頓,限期補辦手續,目前已經有77家企業整頓完畢;飲用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100% ,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了95%以上,一些主要斷面的水質污染得到遏制。
此外,在“十一五”期間,晉江還完善了工業集控區,建成了東海灣的漂染集控區、可慕制革集控區、東石華懋電鍍集控區,通過建設集控區,污水集中收集、集中處理,使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
污水處理成清水
在倡導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同時,晉江亦涌現了一批響應“綠色”生產號召的龍頭企業。興業皮革就是其中代表。2010年10月19日,省經貿委、環保廳聯合泉州市政府在興業皮革召開全省皮革產業污染防治暨淘汰落后產能現場工作會,就是對興業倡導“綠色”皮革,開展一系列制革生產工藝和環保技術攻關,實現了清潔生產,取得良好生態環境效應的肯定。
一方面,在打擊污染企業違法行為,提升企業環保自我建設;另一方面晉江也加大生態環境恢復及環?;A設施建設配套的投入。
晉江城市污水處理廠、泉榮遠東污水處理廠、安平污水處理廠以及日處理1800噸垃圾的焚燒發電廠相繼投入使用,作為這座城市的消化系統,每天它們都要消化數以萬計的生活垃圾污水,垃圾到處堆放、污水橫流的現象少了,而垃圾焚燒成了發電的“寶”,污水經過處理變成涓涓清水。
植樹造林掀熱潮
不僅如此,從未有過的力度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在晉江掀起。今年到現在,晉江已植樹造林一萬多畝,超額完成任務。今冬明春,還將完成新增植樹造林一萬畝的任務,全面推進市區重點區域高強度綠化,重點實施“四旁四地”及“三沿一環”的造林,力爭達到城市綠化覆蓋率41%的目標。通過5年的努力,打造結構合理、生態安全、功能完備并且具有晉江特色的現代城市森林生態體系,讓晉江綠起來、美起來、活起來。
“雖然過去五年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整體來看,晉江的環境仍然脆弱,污染的問題依然嚴重,一些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此外,有關行業結構性的污染,在‘十二五’期間還將加大整治力度。”跟晉江環保工作打了8年交道的環保局局長陳文藝對晉江環保問題最有感觸,他說,接下來的“十二五”期間,企業改造升級將是一個重點,晉江將圍繞加強對重污染企業的監管引導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治污水平的提高,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確保經濟發展跟環境保護同步進行,共同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保友好型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