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街頭鎮尾礦的綜合利用和廢棄礦點的恢復性治理成效好。石材廢渣廢料,是石材界頭疼的事情,如何解決環保問題,確保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石材業界當前重點考慮的問題。
五蓮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重要的石材生產加工基地。為最大限度地減少采礦業對周邊環境的負面影響,縣里轉變思路,踐行科學發展觀,多措并舉,千方百計做好尾礦的綜合利用和廢棄礦點的恢復性治理,做到變廢為寶。抓住青島市董家口港建設的有利時機,與港口達成合作協議,將廢石、廢渣作為填海材料,用來填海造地。目前,僅街頭鎮每日供應港口的花崗石廢料、廢渣就達600多立方米。縣里還計劃在街頭鎮投資5000萬元,建設石材廢料再生利用項目,以石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廢料和鋸泥為原料,生產蘑菇石、建筑用石子等各類建筑材料。經測算,僅此一項,年可實現荒料廢物利用50萬噸,增加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
五蓮縣加大了關停廢棄礦坑的綜合性恢復治理力度。堅持“宜地則地,宜水則水,宜林則林”的綜合性恢復治理原則,制定了礦山地質環境全面治理總體規劃方案。在街頭鎮代吉子村統一劃定了4處廢石廢渣排放點,每處近200畝,通過組織礦山企業將廢棄礦渣、封土等進行統一集中填埋,并覆蓋60公分厚的耕作層土壤,復墾還耕。至目前,已完成造地800余畝。同時,對部分廢棄礦坑進行整修,改造成景觀湖、蓄水池等,并鋪設了地下管道等配套水利設施,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全面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對既不能改造成耕地,又不能改造成水利設施的廢棄礦坑,利用客土、礦渣實施回填,統一栽植茶樹、松、柏等耐旱植物,恢復植被。至目前,已栽植各類苗木3萬余株,發展茶園300余畝。